星期四, 9月 28, 2006

勞退金收益僅2% 政府靠不住老本自己攢

■ 記者陳芝艷/台北報導 【2006/09/25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如果投資半年,幾千元的本錢報酬率卻只有20元,對這樣的投資成果,你能不能安心退休?這可不是嚇唬上班族的數字,勞退基金上路後,截至去年底,依基金規模、提繳人數和銀行2年期定存利率2%概算出來就只有20元的收益,只能買罐可樂。想要安心退休,連主管勞退政策的勞委會都認為,上班族還得靠自己做額外的理財規劃才行。

勞委會條件處處長藍福良就指出,目前國內老年生活保障除了來自政府提供勞保或農民、漁民保險等基礎性保障,和現行雇主負擔的勞工退休金等制度外,如果想達到國外先進國家勞工退休後70%所得替代率的水準,還必須要再靠自身的理財規劃,如個人儲蓄、理財投資等三管齊下。

到底2%的收益有多低,如果用投資上的七二法則舉例,存10萬元在利率2%的定存,需要36年(72/2)才會讓本金增值為20萬元,如果投資在報酬率6%的商品,12年財富便可增加一倍。

上班族要在市場上找6%的商品並不難,如果同樣是定存,銀行牌告利率上有的外幣定存利率就有5.8%,投資國、內外基金或台股的高配息概念股,要達6%的獲利目標更容易。

勞退基金收益目前只能死守2%,加上自提退休金必須等到60歲後才能動用,勞退新制上路之初,勞委會鼓勵勞工參加自願提繳以提高所得替代率的美意已跟著大打折扣。因為截至8月底止,自願提繳人數已由開辦初期的40萬人減少為32.3萬人,自願參加提繳率由12.9%降低至7.88%。

在勞退基金收益未能提高前,退出自願提繳的勞工,要如何讓原本自提的資金發揮更大效益?會計師和銀行財富管理部主管建議,可以運用目前有「保證收益」或市場上適合「紀律投資」的工具,另外替自己準備退休金。

銀行財富管理部主管表示,只要是可以定期或定額扣款的商品,包括基金、投資型保單、集合管理式帳戶或是具抗通貨膨脹效果的原物料、商品黃金等都是紀律投資的好標的。

財務顧問指出,若從30歲開始,每月花1,600元定期定額年報酬率10%的股票型基金,60歲退休後所得替代率可達到40%,再和企業提撥部分相加就有60%的水準。

仲向榮:定期定額投資 克服人性弱點

■ 劉菁菁 【2006/09/28 民生報】 @ http://udn.com

絕大多數同時有房貸、定期定額投資的民眾,腦袋中總閃著一個疑惑:「閒錢是先還房貸,還是先做投資?」台新銀行信託投資事業處副總經理仲向榮,以他過來人的經驗給答案:在目前房貸利率只有年息2%情況下,當然是優先投資!

他說,只要選對定期定額的投資標的,例如挑平衡型、全球型或是區域型基金,平均報酬率至少高於2%、3%,除非房貸利率漲至年息7%以上,才需要改變策略,先還房貸

仲向榮非常推崇定期定額投資,不但適合懶人,也適合一般專業人士,以他自己本身的投資經驗來看,真正有賺到錢的部分,就是他差不多忘了、投資六年的定期定額投資。

仲向榮有兩個孩子,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以定期定額方式累積孩子的教育基金,每月固定撥出薪水的10%來投資,到現在已經六年了。

他說,貪和怕,是一般人投資最常犯的錯誤,偏偏這就是人性,所以總是追高殺低,惟有定期定額投資才有辦法擺脫這樣的人性弱點。

解開股市狂飆類股的密碼

■ 記者李國煌/報導【2006/09/28 民生報】 @ http://udn.com

今年來,國內股市,大盤漲沒多少,但部分類飆股、漲勢如風,資產、觀光、橡膠、太陽能、LED股,在不同期間,一批批輪流上場表演飆漲秀,二、三個月當中,就急速飆漲100%、200%、300%,近日,又有遊戲軟體股竄出。

面對急飆股,投資人如何搭上順風車?台新投信總經理沈文成說,第一時間要敢追進,投入小量資金、短線操作就好,一有不對、馬上認賠走人。

這一年來,各類飆股風起雲湧,往往在不知不覺間,就忽地大漲,而且,漲勢兇猛,一檔股票連續5天、8天漲停板的情況,時常見得到,讓散戶投資人看得目瞪口呆,等到回神時,股價已經暴漲40%、60%。

像今年三月到七月,資產股、觀光股、營建股相繼冒出,黑松、新紡、長虹、鳳凰,都是亮眼的標的,電子股中的海德威2個月更暴漲400%,至於金麗科,如果從去年九月起算,至今更整整上漲十倍(詳見右表)。

這類急速飆股,有什麼特色?

統一投信指出,一、籌碼定定,成交量縮、股價走平多年,像黑松。二、題材暴熱,像開放對岸人民來觀光。三、新掛牌股,股本小、籌碼集中。四、打轉機牌,像遊戲軟體股。五、業績亮眼、產業前景看好。

只是,股價會不會發動、何時起「飆」?誰也不知道,投信指出,像鳳凰,大漲之前,股價幾乎原地踏步5年,只有大股東才抱得住,中橡、黑松也是股價壓抑多年,今年才一舉發飆。

遊戲軟體股在飆什麼?保德信投信協理劉建和說,耶誕節快到了,同時計畫結合手機,題材刺激、加上業績或有轉機,資金湧入、股價一下子就暴漲。

只是,股市虛虛實實,有些飆股來如風、去無蹤,投資風險不小,日盛投信說,投資人要謹記,不熟不要碰。針對第四季急飆股,沈文成說,今年來,資產股飆過、整理過,基本面較紮實,投資人不妨多留意

年贈與上限 每人111萬

■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2006/09/28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國稅局要求壽險公司上傳95年起要保人與受益人非同一人的保單資料,保險公司主管提醒,94年以前買保單的人也別心存僥倖,因為根據實質課稅的精神,一旦被國稅局發現,同樣要課稅。

到底投保生存險要不要申報贈與稅?大致可分幾類狀況探討。

第一類:父親以兒子為被保險人投保A生存險,要保人、受益人均為父親,則不涉及贈與行為。

第二類:父親以自己的名字為要保人,為膝下一雙子女各投保一張60萬元生存險,因超過一年贈與上限111萬元,該名父親必須繳交3,600元贈與稅金。

第三類狀況是父親、母親各為一雙兒女投保一張60萬元生存險,因兩張保單的要保人不同,故贈與金額未超過111萬元上限,兩張保單都不必繳生存金的贈與稅。

上述狀況均指今年以後投保的生存險,若是今年以前購買的生存險,國稅局缺乏壽險公司主動上傳的資料,是否就代表免繳贈與稅,恐怕得看個人運氣。

若未被國稅局查到,當然可以「偷笑」,但一旦被查到,罰款、稅金統統都得繳。

國稅局抓漏 盯上小朋友

■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2006/09/28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國庫空虛,國稅局查稅查到小孩子身上!利用高額還本險、年金險將財產轉移子女是高資產族群「節省」贈與稅的常見手法,但是這種方法以後恐怕行不通了。國稅局日前發函各壽險公司,要求主動提供95年起要保人與受益人非同一人的保單資料,國稅局明年起將整合資料,有意漏報保險給付贈與稅的人勢將無所遁形。

保險提供其他金融商品無法取代的節稅功能,除每人每年可列舉2.4萬元的保費扣除額外,過去高額死亡保單被有錢人廣泛地運用於轉移遺產,即便最低稅負制實施後,每一申報戶也還有3,000萬元的免稅額。

有些高所得人士平時便積極轉移財產給子女,購買生存險再指定子女當受益人是最常見的方法。過去幾年壽險公司熱賣的短年期還本險便是鎖定這類客群,通常保險公司推出還本保單,不會只有一型,可能多達數型,以配合主管機關規定每年還本金額上限規定。舉例來說,若一家公司同時推出甲、乙、丙型,甲型可能設計第一、四、七年還本,乙型是二、五、八年,丙型是三、六、九年,有心轉移財產的人可以同時購買這三張保單,每年轉移財產。

這類轉移行為,國稅局查緝不易,只能要求民眾自行申報,所以壽險業務員也會告訴客戶「國稅局只是講講而已」。不過,新財長上任後,對於「抓漏」,國稅局現在可是錙銖必較,並打算要求壽險公司主動通報資料。

原因就在於所得基本稅額條例已於今年元月正式施行,當中第12條規定,條例失行後所訂立受益人與要保人非屬同一人的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受益人受領的保險給付必須加計在個人基本所得淨額內。

基於新規定,國稅局要求壽險公司必須提供95年1月1日起要保人與受益人非同一人的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資料,且已通知保險公司必須提供的資料格式,包括受益人姓名及身分證、要保人姓名、保單號碼、保險期間開始日、給付原因、給付日期、給付金額;不管主約或附約都須提供,給付項目包括死亡給付、滿期給付、生存給付或傷殘給付,投資型保險若有上述等項目應一併計入,給付總額應扣除保單貸款、墊繳保費或利息。

星期二, 9月 26, 2006

自提族》所得稅率愈高 節稅愈多

■ 記者陳芝艷/台北報導 【2006/09/25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由於勞退基金收益太低,參加勞退新制自提的勞工人數一年來減少近8萬人,在基金收益未提高前,上班族加入自提是不是全都吃虧?財務顧問認為,可綜合考量自身的所得稅適用稅率、家庭經濟狀況和理財能力後再做決定。

對所得稅率級距6%、13%的上班族來說,參加自提所享受的節稅空間有限,但如果所得稅率級距是21%以上的上班族,節稅效果就很明顯。

舉例來說,如果是月薪10萬元,適用稅率21%的上班族,每月自提6,000元,一年共自提7萬2,000元,一個人節稅的金額就是1萬5,120元(7.2萬元X21%)。如果夫妻都是上班族,太太也參加自提,節稅金額可以更大。

財務顧問指出,自提與否的第二個考量因素為家庭經濟狀況。因為勞退新制上路後,上班族薪資上漲速度已經很慢,若再加上自提勞退金,不少家庭的現金收入會比預期的少。

以月薪5萬元的上班族為例,參加自願提繳6%,一個月薪水將少拿回3,036元(按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分級表計算),若夫妻月薪都是5萬元,都參加自願提繳,一個月家庭收入將減少6,072元。

對可能背負房貸、車貸、子女教育金或其它生活開銷的家庭來說,算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加上自提的資金要等到60歲退休時才能提領,上班族可考量家庭收入是否足以支應開銷來決定要不要自提,以免參加自提卻大幅降低了目前的生活品質。

不參加自提,上班族自行運用資金的稅後報酬,至少也得高於勞退基金保證的2%才不會吃虧。如果自認這筆資金不會運用,乾脆參加自提,長期下來也能提高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

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王儷玲舉例,勞工25歲參加新制,假設勞退基金報酬3%,勞工60歲退休時平均薪資3萬元,沒有參加自提所得替代率為17%,每月可領5,100元退休金,自提6%所得替代率可達35%,每月可領1萬500元,足足是沒有自提的二倍。

股利抵稅額太低 放棄股利可節稅

■ 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2006/09/25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8、9月是企業除權、除息的旺季,參不參與除權、息,關乎個人所得稅的節稅利益。公司享有愈高免稅利益者,股東選擇放棄配股、配息的權利,反而可以獲享較大的節稅利益。

財政部表示,股東若因公司分配股利的可扣抵稅額比率偏低,決定放棄股利分配的權利時,必須在公司分配股息及紅利的基準日前完成,否則,即會喪失拋棄股息、紅利的分配權利。

依據財政部所發布的行政命令,公司組織的營利事業,其股東在公司分配股息及紅利的基準日「前」,拋棄股息及紅利分配權利者,該股息及紅利仍屬公司盈餘的一部分,視同股東尚未獲配股利,並不發生課徵所得稅問題。

但是,若股東是在公司分配股息及紅利的基準日「後」,才決定拋棄其所獲配的股息及紅利者,即無免課徵股利綜合所得稅的適用,股東仍需申報該筆股利所得稅。

要不要放棄配股、配息的權利,與公司可以隨股利分配給股東的可扣抵稅額高低密切相關。財政部表示,享有免稅較多的企業,因為公司的免稅利益高,所繳的營利事業所得稅較少,分配股利給股東時,股利內含可以抵稅的營所稅額抵稅權相對不高,股東必須繳納的股利所得稅就會增多。

目前100%無免稅利益可享的公司,股利可以分配的抵稅權最高為33.3%,即每100元股利可以抵扣33.3元稅款。

以適用綜合所得稅率最高級距40%的高所得族群為例,若獲配股利的抵稅權已達最高33.3%時,代表其所取得的股利,每100元要繳納40元所得稅,扣除可享有的抵稅權33.3元後,仍要補6.7元的所得稅。反之,若股東所得稅率為21%時,股利內含33.3%的抵稅權,不但不用繳稅,還可擁有12.3元的退稅利益

相對一家享有高免稅利益的公司,可分配抵稅權較小的結果,假設其抵稅權只有0.33%,該企業股東獲配的股利每100元只能扣抵0.33元。若股東所得稅率為40%,未選擇拋棄配股、配息者,其股利就要課徵39.67元(即40減0.33)所得稅,並不划算。

所得稅率高的股東,股利的抵稅權若低於個人所得稅率時,最節稅的方法,就是將股票在除息前賣掉,不要參與配股,將股利轉換為證券交易所得,即可全額免稅。

星期六, 9月 23, 2006

馮元輝用變額萬能壽險 賺夠老本

■ 記者莊瑞祥/報導 【2006/09/23 民生報】 @ http://udn.com

儲備退休金是一項長期性紀律的理財工程,行動前,就要明確設定好自己退休目標的生活。統一安聯人壽總經理馮元輝以自身為例,從入社會第一個工作,就透過變額萬能壽險等理財工具,啟動長期累積複利的效果,雖然目前還不到退休年齡,但早已存夠退休金。

馮元輝觀察許多人規畫退休金失敗,有三大主因。

‧偏重投資績效,卻忽略風險:為了存退休金,積極理財,選擇高報酬理財工具,而忽略高報酬伴隨而來的高風險,當進場時機不對,便「套」在高點,只好認賠殺出。

‧沒有紀律執行,中斷投資:風險承受度低,但卻選錯理財工具,市場波動一加劇,跟著殺進殺出,無法提高報酬率,反而提高投資成本。

‧資金受其它理財計畫的排擠:如子女教育金、購屋需求等,很多人會選擇先實現近期的理財目標,棄守存退休金的計畫。

投保無上限醫療險 不見得划算

■ 記者莊瑞祥/報導 【2006/09/23 民生報】 @ http://udn.com

終身醫療險一直是國人買健康險的最愛,不久前宏泰人壽率先宣布全面停賣無理賠金額上限的保單後,市場盛傳這類保單將全面消失,而出現一波停售效應。事實上,除了遠雄人壽下月初,考慮把最低投保年紀調為1歲以上、主約壽險保額10萬元提高到20萬元外,包括台灣、統一安聯、國華、宏利、國際紐約、三商美邦等壽險公司均表示,在短期內沒有停售打算。

壽險界人士認為,一樣終身醫療險,對於消費者而言,無理賠上限並不代表一定比有上限的帳戶型終身醫療險划算,因為無理賠上限保單,不僅保費較貴,保戶必須先投保一張終身壽險的主約才有資格投保,對於絕大多數已有終身壽險的消費者,不見得划算。

漸漸成為終身醫療險新主流的所謂帳戶型醫療險,契約內容已明載設有最高理賠金額,讓保戶可根據自已的健康指數,選擇最經濟的保單,若在額度用不完,被保險人身故,理賠金餘額由受益人領取。

相反的,大多數無上限的終身醫療險,一旦被保險人身故,並沒有受益人領取保險金的機制。

從壽險公司的經營規模大小,清楚看出終身醫療險有、無理賠上限兩款保單,剛好出現有明顯的區隔。例如,目前仍賣無上限終身醫療險的壽險公司,包括國際紐約、遠雄、宏利、國華等都屬於中小型壽險,至於設有理賠上限終身醫療險,市占率排名前面幾名的國泰、新光、南山、富邦、ING安泰,都只賣帳戶型終身醫療險。

終身有效的醫療險,一直是國人買健康險的標準配備,而無理賠上限的保單,前幾年持續熱賣到不行,被主管單位視為風險系數偏高的保單,認為若不加以控制,將來會成為壽險公司無法負荷的重擔,最後可能危及壽險公司的經營,所以,軟硬兼施,要求壽險公司保守銷售。

壽險界人士表示,無理賠上限的終身醫療險,目前仍可在台灣等7家壽險公司買到,不過,在主管單位的新規定下,只有兩條路可,不是明年八月左右全面停售,就必須重新計算費率,等同調高保費。

星期四, 9月 21, 2006

黃金淘金 5種管道

■ 記者吳瑞菁/台北報導 【2006/09/20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近期黃金價格每盎斯跌落600美元價位,來到583美元附近,有別於年中攻上700美元價位強勢格局,引發投資人紛紛詢問黃金買點、投資價值是否浮現?目前期貨分析師多認為,黃金價格若未回到650美元價位,短空壓力未減。然而,全球重金屬礦源持續減少為一明顯趨勢,黃金仍是投資人最愛的保值商品之一,目前投資黃金的方式大略分五種,分別有黃金與貴金屬為投資標的的基金黃金期貨黃金存摺黃金現貨黃金金幣

首先,最傳統的投資黃金的方式,當以黃金現貨及黃金金幣莫屬了。愛美愛金人士在透過金價回檔時,多少添購一點行頭,雖在工錢上多少提高了整體金價成本,然而,在投資之餘還兼美觀實用,不失為「一兼二顧」的好方法。另外,較有財力的愛金人士,也會購入精煉的黃金條塊,更可具備零工錢的好處。至於,購買黃金金幣不僅固有的金價上有保值作用,更可望隨著歲月的累積,如同古董價值一般,愈老愈值錢。

再者,黃金期貨及黃金存摺則適合高度熟悉黃金中短長期走勢的投資人,不過,黃金期貨相對也具有高財務槓桿高風險的特點,投資人需注意有原始、維持保證金及期貨交易手續費等費用。黃金存摺,顧名思義就是將黃金存在特定機構中,讓投資人可以隨時提取所購買黃金的權利,優點在於有效保管黃金,缺點即在於槓桿效果低,需在大數量以及大價差之下才有明顯投資收益。

最後,購入黃金基金屬於投資最源頭礦業公司的不錯投資方式。購入黃金基金除了流通性佳、槓桿效應明顯、投資管道多元、投資門檻低,更能夠多方投資黃金以外的貴金屬產品,如礦藏更少的鑽石、白金以及白銀等,充分達到多元化投資的目的。以目前黃金價格明顯走跌來看,投資人可觀察目前基金淨值變動,若明顯回檔則不妨將已進行定期定額扣款的扣款金額稍微上調,將達到長期投資、有效降低整體成本並提高整體獲利率的目標。

黃金 現在可投資嗎?

■ 記者嚴珮華/台北報導 【2006/09/20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受到石油下跌等因素,國際金價自9月5日每盎司640.70美元高點跌至9月14的580.40美元,跌幅近10%,又近上一次的低點,現在投資黃金的好時機?樂觀者認為550美元以下不易到來,現在就是分批向下承接好時機,保守者認為,即使短線上漲,但認為今年第二季將是此波最高點

中央信託局顏含容建議,上周三達每盎斯571美元,已是下測低點,更是三個月以來低點,建議中長期投資人在590美元以下可逢低承接,並認為550美元的價位不易到來。

富蘭克林投顧認為,基本面上,黃金更具有安全避險、美元資產替代、大中華區及印度特殊偏好等特性,隨著歐美珠寶廠商夏季休假回來,將開始囤積黃金以應付冬天印度排燈節及婚禮旺季、大中華區過年等實質需求。黃金基金屬於高波動風險的投資標的,雖然短線修正快速,但要反彈時的力道也頗為強勁,在短線仍有壓力,但中長線依然看多下,建議投資人可依自己的風險忍受程度來做決策:無法忍受短線震盪者,可先分批落袋為安,資金轉戰至較防禦性的美國大型股;若屬積極型者,則可續抱等待金市反彈。

保德信新興趨勢組合基金經理人陳秋婷則認為,黃金只是避險性的替代商品,本身並無大宗工業用途,可視為戰爭等替代商品,明年美國景氣可能軟著陸,因此,認為黃金的價格今年第二季即是高點,而目前即使有小反彈,認為長線並無支撐大漲的理由

遠東大聯全球原物料能源基金經理人蘇穀和表示,黃金是重要的資產配置,黃金的走勢不能單靠消費需求來決定,目前左右黃金走勢的因素美元原油價格,而基於中東地區緊張情勢,累計今年以來金價已經上漲約21%。由於黃金與一般金屬商品不同,它既屬商品又屬貨幣資產,投資組合中,具有穩定的作用。傳統的投資方式(例如債券和股票)經常在市場遇到壓力和不穩定的期間內遭致虧損。投資黃金可在金融市場波動時,帶來穩定的作用。

2.207% 勞宅貸款降息囉!

■ 記者陳芝艷/台北報導 【2006/09/21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許多民眾抱怨政策優惠房貸利率飆高到3.04%,讓貸款人利息負擔愈來愈重。勞委會昨(20)日宣布送給勞工一個大紅包,95年的勞宅貸款利率將從94年的2.74%調降為2.207%,也首創溯及16萬戶舊貸戶一體適用。預計每位勞貸戶每年可減少7,308元的利息支出,這項新利率將於明年3月1日起生效,今年11月起開放勞工申請。

這也是中央銀行前年調漲政策利率以來,勞宅貸款利率近兩年首度調降。

勞宅貸款每年開放約2萬個名額。為減輕勞工負擔,勞委會今年徵選申辦銀行時,改採利率競標方式,原本有31家銀行參與競標,貸款利率是以最後入選的20家銀行所提利率的平均值計算,為2.207%。

除了利率偏低,勞宅貸款最長期限為30年,前五年寬限期可僅付息、不還本。

勞委會估計,適用新利率後,每位勞貸戶每年可減少7,308元的利息支出,貸款期間總計可減少利息支出21.9萬元,由於目前勞貸存續戶約16萬戶,全體勞貸戶每年可減少的利息支出約11.6億元。

不過由於勞宅貸款有220萬元的額度限制。相關官員指出,房貸超出220萬元的部分,勞工可選擇銀行推出搭配的優惠方案,目前多為階梯式計息,第一段利率也多在2.2%以下,勞工選擇勞宅貸款,等於可享雙重優惠。

勞委會指出,20家銀行接受客戶申辦勞宅貸款的評估項目主要有五項,包括勞保累計年資占20%、勞工家庭年所得占35%、住宅狀況占20%、家庭眷口數占12%,最後一項身心障礙、原住民或單親勞工占8%。

其中住宅狀況應符合無自有住宅或是兩年內首購一戶住宅者,此外,勞保年資愈久、家庭年所得愈低和眷口數愈多得分愈高,愈能優先適用勞宅貸款優惠,不過如果是身心障礙及原住民參加勞保者,年資則不予限制。

這次入選辦理95年勞宅貸款的銀行共20家,包括土銀、一銀、臺銀、合庫、華銀、臺企銀、彰銀、台新、玉山、北富銀、大眾、復華、新竹商銀、聯邦、遠銀、寶華、日盛、京城、新光和上海商銀。

青年貸款公教貸款 房貸享低利

■ 記者陳芝艷/台北報導 【2006/09/21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不想辦政府優惠房貸,又不符勞宅貸款條件,可從其它政策優惠房貸比較起,如青年低利購屋貸款和台北市公教貸款利率都是2.165%,台銀近期推出的公教貸款利率也僅2.43%,都比利率3.04%的政策性優惠房貸省息。

青年低利貸款前七年利率都固定在2.165%,第八年則按中華郵政2年期定儲機動利率加碼1個百分點,現在是3.165%。銀行主管指出,青年低利貸款並未限制提前還款,若提早在前七年還款,便可一路享受低利。

至於利率同樣是2.165%的台北市公教貸款,銀行主管指出,必須先由台北市政府住宅福利委員會核准,貸款額度也依職級不同,分為150萬元、180萬元和220萬元三種額度,限制較為嚴格。

勞退基金收益低得離譜 只夠買罐可樂

■ 記者陳芝艷/台北報導 【2006/09/21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勞退新制上路一年餘,新制勞退基金規模截至9月初已達961億餘元,今年底基金規模更將突破千億元大關。不過,因負責管理運用基金的勞退監理委員會遲未成立,這筆龐大的基金目前只能依銀行2年期定存利率約2%計算收益,以此概算,去年底400萬名勞工所能分配到的收益僅8,000餘萬元,平均每人只有20元可拿,相當於只夠買一罐可樂。

勞委會的統計,到今年8月底止,參加新制的勞工人數已達410萬餘人,占適用勞基法勞工人數的74.3%,9月初新制基金規模已達961億餘元,按現行每月平均應收提繳費81億元預估,至今年底,基金規模將達1,260億元。

基金規模愈趨龐大,但專責基金審議、監督及考核事宜的勞退監理委員會遲未正式運作。勞委會指出,監理會組織法草案去年送請立法院審議後,經多次朝野黨團協商仍無法順利完成立法,32名負責操盤的監理會委員仍無用武之地。

影響所及,400萬名勞工的老本目前仍只能靠銀行定存利率2%孳息,若按去年底收益平均分配,一名勞工只有20元可拿,而且自願提繳人數也在持續減少,到上月底止,自願提繳人數已由開辦初期的40萬人減少為32.3萬人,自願參加提繳率由12.9%降低至7.88%。

此外,勞委會指出,勞退基金雖然有銀行2年期定存2%的保證收益,但因為勞退基金都是以大額存款的方式放在銀行,利率僅有1.5%,和2%保證收益間的差距,都將由國庫補足,若以年底基金規模可達1,260億元推算,屆時國庫潛在撥補負擔為4.7億餘元。

勞退監理委員會組織架構已經成形,只等立院通過草案委員會即可馬上運作,相關草案已被朝野排入立法院本會期優先法案,勞委會主委李應元在立院開議之際,日前率工運團體拜會立法院長王金平,希望推動草案在本會期順利通過。

星期三, 9月 20, 2006

樂活投資 理財新主張

■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 【2006/09/20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瑜珈、冥想、生機飲食…,樂活新主張成為最近流行的話題。這群樂活族的投資行為與傳統消費者不同,他們不以物廉價美為目的,只選擇對地球環保有幫助的產品,因此企業也紛紛號稱自己具有「樂活(Lohas)」概念,希望爭取樂活族的認同與商機。投資專家指出,繼樂活生活後,投資樂活概念商品和企業的樂活投資,將成為理財新趨勢。

根據調查,歐美17%的成年人是樂活族,不論是杯子使用或吃飯都講究環保,上超市也會自己提環保袋,估計約3,600萬人。21%接受樂活的概念,不過不會上街示威抗議,約有4,400萬人。19%為隨波逐流的消費者約4,000萬人;20%為傳統消費者,還是以低價為主要考量,約4,200萬人;21%為不關心環保議題者,約4,400萬人。

荷銀私人投資產品亞洲區主管黃集蔚指出,光是樂活族跟崇尚自然主義者加起來就有8,000萬人,而且上述族群以有錢人為主,若再加上隨波逐流者看流行消費的人,加起來有57%,成為企業爭取的大餅。

黃集蔚表示,1984年至2003年基金投資與社會責任相關的公司僅400億美元,2003年已經擴大到2.16兆美元。美國90年代的投資計畫中,選擇對社會有責任、有環保概念資金只有10%,今日90%的投資資金都與環保議題相關。上述數據都證明,樂活投資已是一種新趨勢,民眾可挑選具有樂活概念的商品和企業來投資。

例如,2004年美國宗教音樂市場商機規模有70億美元,宗教書籍市場有22.4億美元,有機、健康食品的商機有2,300億美元。調查更指出,三分之二的消費者表示,如果價錢相同,他們寧願選擇有環保概念的產品。「樂活」概念成為企業不得不自貼標籤的必備動作。

黃集蔚說,只要包裝跟「樂活」概念相關,就有「議價」的空間,讓消費者有附加價值的感覺,除了買東西之外,也覺得對社會做了好事。

避免提前解約損失 十年抗戰迎收益

■ 記者陳雅雯/台北報導 【2006/09/20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投資型保單中,不論是基本保費與增額保費,都需要被壽險公司扣予「費用率」。銀行主管指出,因此大部分投資型保單的投資收益,大約十年後才能真正顯現。

投資保單中的「基本保費」費用率相對高,「增額保費」的費用率則較低。以統一安聯為例,費用率須被扣繳五年共135%南山人壽則是六年145%

壽險業主管表示,由於每年費用率的支出,投資型保單約十年後,投資收益才能真正顯現。因此未滿十年即解約對保戶而言,相當不划算。

南山人壽主管表示,基本保費中第一年費用率是85%,剩下的15%則滾入投資帳戶中;第二年費用率是45%,第三到第六年各5%。

不過目前市場上有四家壽險公司,對於先前扣掉的費用率有加值回饋,包括保誠人壽、南山人壽、全球人壽與台灣人壽。

以南山人壽為例,第七年開始,加值回饋2%,當年度就是以102%保費為基礎投資,第11年開始,則回饋5%。計算回饋金是以保費為基礎,且是在保費繳交期間內才提供回饋。

除了加值回饋,也有業者採取退還帳戶管理費方式,回饋保戶。例如瑞泰人壽提供五年持續投資的保戶,每五年就退還帳戶管理費,以每月管理費100元計算,五年下來共扣6,000元。

勞宅貸款 大落價

■ 記者劉菁菁、李國煌/報導 【2006/09/19 民生報】 @ http://udn.com

全國近20萬戶的新舊勞宅房貸戶的大好消息:勞宅貸款大落價,適用利率,可望由目前年息2.74%,降至2.24%,等於220萬房貸,一年少繳11000元。
這項新的勞宅貸款利率,勞委會將在本周公布,並通知各辦理銀行,而這項新利率將在明年3月1日起生效,幾乎可說,適用全部新舊勞貸戶。

負責勞宅貸款的勞委會,預計11月時受理勞工申請95年度勞宅貸款,今年勞宅貸款辦理方式與以往有兩大不同,一是辦理利率,是由銀行自行報價後再採平均價,二是今年獲得這項勞宅房貸業務銀行,須承諾舊勞宅房貸戶也適用新利率。

勞委會屬意15至20家銀行承辦勞宅貸款,結果31家銀行表達意願,勞委會採評分方式來挑選承辦銀行,其中70%的評分,取決於銀行就220萬元勞宅房貸優惠額度部分出價,若按2.24%計息,即可在這個項目獲得滿分。

結果,銀行規模大到像土銀、合庫、台銀、華銀、一銀、彰銀,規模小到像上海商銀,競相標出年息2.24%的價碼。使得勞宅貸款從目前年息2.74%,降至年息2.24%,幾成定局。

儘管仍有不少銀行這次不敢申請辦理勞宅貸款,不過,一旦勞宅貸款利率降至年息2.24%後,因為勞貸可以搬家,結果一樣,原辦理銀行仍會以年息2.24%的利率留住客戶。

而勞宅新貸戶將拿到的好處還不只於此,勞委會另外30%評分中,包括銀行對超出220萬額度的貸款報價,影響所及,多數銀行提供雙重優惠,連這部分也給超優價碼。但也有銀行擔心,借愈多,銀行賠愈多,而採取限制貸款上限做法,目前多設限,最多借500萬元。

房貸總費用百分率 比一比

■ 劉菁菁 【2006/09/17 民生報】 @ http://udn.com

眼見政策優惠房貸愈來愈不優惠,還在猶疑的人,要如何評估?最簡單的評估方式,先比較房貸的總費用百分率(APR)。

請銀行報出百分率的水準,這樣無論是一段還是分段計息,收不收帳戶管理費,都可一目了然,舉例來說,年息3.04%的政策房貸,若有辦理銀行要收5000元開辦費,APR就變成3.07%,前六個月適用年息2.15%,7-24個月適用年息2.35%,第3年按年息3.20%計算,開辦費1500元,APR是3.02%。

結果就看出,前低後高計息方式,和一價到底計息方式,實際上,貸款廿年後,實際負擔相去不遠。

光比APR,並不夠,因為轉貸成本高,以貸款餘額400萬元來看,APR差距超過0.5個百分點以上,轉貸第一年就打平了,接下來的,都是多賺的。

美通膨壓力續減 Fed可能不升息

■ 編譯廖玉玲/綜合華盛頓十九日電 【2006/09/20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美國8月躉售物價增幅低於預期,扣除食物和能源的核心躉售物價跌幅更創三年來最大,而8月新屋開工率也大跌6%,代表通貨膨脹壓力減輕,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 )20日很可能維持利率不變。
美國勞工部表示,上個月躉售物價指數(PPI)僅增加0.1%,扣除食物和能源的核心躉售物價更下滑0.4%,延續7月的滑落0.3%。躉售物價連續下跌兩個月的情形為2002年底來首見。

日前數據也顯示,消費者物價8月的增幅只有7月的一半,代表消費層面的通膨壓力下降。專家推測,Fed20日集會後可望維持基準利率在5.25%。

受Fed可能不會升息的預期影響,美元兌日圓匯率19日在紐約早盤下跌,跌幅為兩周來最深,兌歐元匯價也出現震盪。紐約19日早盤的美元匯價最低跌至1美元兌117.07日圓,遠低於前市下午的117.95 日圓,兌歐元匯價報1.27美元兌1歐元,和前一日的1.2706美元兌1歐元相去不遠。

美隆金融公司(Mellon)資深外匯交易員柏達說:「這份報告暗示Fed會按兵不動,讓美元下跌。」

7月能源的躉售價格激增1.3%,但8月僅小漲0.3%。上個月汽油價格也下跌2.2%,跌幅為七個月來最大,顯示能源價格漲勢稍歇。

由於調查顯示,未來幾周油價還會再跌,因此分析師認為本月的通膨壓力可望繼續減輕。

油價下跌,消費者相對有更多預算可購買其他物品,進一步可望帶動經濟成長,減輕近來消費支出衰退恐拖累經濟的疑慮。

分析師認為,數據逐漸符合Fed預期的經濟軟著陸,也就是經濟成長速度足以控制通膨,卻又不致讓經濟衰退。

此外,商務部報告顯示,美國上個月新屋開工率意外下降6%,換算成年率為166.5萬戶,低於7月的177.2萬戶,也不如經濟學家預估的175萬戶。若和去年同期相比,則銳減19.8%。

代表營建商信心的營建許可縮減2.3%,降至172.2萬戶,低於經濟學家預估174.5萬戶。

紐約巴克萊資本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麥奇(Dean Maki)指出,美國今年的房貸利率攀升,顯然已衝擊房屋銷售和營建活動。

星期一, 9月 18, 2006

哪張保單要停售? 狂賣!

■ 文/孫中英 【2006/09/18 可樂報】 @ http://udn.com

停售耳語果然是壽險業行銷利器。業界盛傳市面多張無理賠上限終身醫療險即將停售,東森保代近期在電視上行銷類似的終身醫療險,在1小時內就湧進1200通購買電話。

金管會要求目前銷售「無理賠上限」終身醫療險的各家公司,應該檢視風險後重新調整保單費率,此舉卻被擴張解讀為這些無理賠上限終身醫療險,即將全面在市場絕跡。

不過,到目前為止,銷售無理賠上限的多家公司,包括遠雄、台壽、國寶、國華、三商美邦人壽等公司,都還沒有宣布無理賠上限終身醫療險要停賣,倒是因為要停售的耳語造成民眾搶購,這些保單目前業績都很不錯。

東森保代與國華人壽合作,日前在電視購物頻道上行銷一張還本型的無給付上限終身醫療險,1小時更湧進1200通購買電話,創下該頻道銷售保單新紀錄。

東森保代總經理張璨指出,這張還本型無給付上限的終身醫療險保費,並不便宜,平均年繳保費要3萬元以上,不過,因為可以還本,再加上「無給付上限」光環加持,因而熱賣。為確保消費者保險權益,國華人壽也表示,這張保單有3家國內外再保公司承接,包括國內中央再保,國外的慕尼黑與瑞士再保公司。目前購買這張保單的消費者當中,父母替子女購買的比率相當高,20歲以下的被保險人高達43%。

價量齊揚 三星:面板業大復甦

■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2006/09/18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全球液晶面板龍頭-南韓三星電子上周在里昂證券主辦的亞洲科技論壇上表示,全球面板業正進入價、量齊揚的產業復甦期,不僅庫存降低,第三季全球電視面板出貨將較第二季成長21%,第四季將強勁成長,甚至連高價的40吋電視面板價格,也可能出現止跌。

由里昂證券主辦的亞洲科技論壇,上周在香港舉行,三星應邀發表對全球下半年面板景氣的看法。三星近年對友達、奇美電、華映與彩晶等台灣面板業者,採購面板的金額逐年增加。

三星指出,第三季是電視面板最旺的季節,因為所有品牌電視機業者,均在這個時候發表新款的液晶電視,以應付年底的銷售旺季。目前品牌電視機廠四處向面板廠大量採購電視面板,預期第三季全球電視面板將出貨1,330萬片,並逐季成長21%。

三星表示,第四季的電視面板,不論是出貨量與尺寸上的成長,都將相當強勁,使得40吋以上的電視面板價格,屆時可能出現第一次止穩,不再下滑,40吋等級的電視面板需求,甚至比其它尺寸面板的需求來得更大。

三星也預測,從2006至2009年,40吋以上電視面板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60%,而同一時期,整個電視面板的CAGR只有31%,顯示40吋以上的成長率是其它尺寸的一倍。

三星說,全球現只有三星、樂金飛利浦、夏普、友達與奇美電等五大廠,擁有生產40吋以上的七代以上面板廠,這五家業者將受惠最大;三星與新力在今年全球40吋液晶電視的市占率,將超越七成。

在資訊科技(IT)面板方面,三星也指出,受到季節性需求上揚的影響,使得IT面板價格自8月開始起漲,預期第三季全球IT面板出貨將較第二季成長9%,達到5,400萬片,至於第四季,不論是價格與需求,依舊成長強勁。

星期五, 9月 15, 2006

油價跌破65美元 德盛建議減碼類股

■ 記者林韋任/台北報導 【2006/09/15 聯合報】 @ http://udn.com

國際油價隨著國際能源署調降原油需求的預期,加上美國新發現油田的消息,讓國際油價每桶跌破65美元關卡,國內調降油價,外資也開始調降油價預期。

德盛安聯全球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吳懷彬昨天說,7月國際油價大約每桶落在70到75美元,但第四季已經下修到每桶60到65美元,因為第三季受到颶風季節性及地緣政治的影響,油價走高,但今年颶風沒來,油價不會再漲上去,明年需求量更低,油價往下走的機會更大,除非地緣性政治風險提升,否則不排除明年國際油價會跌破60美元。

摩根富林明投顧以彭博社的統計為例,過去十年每季油價的平均表現,以第三季表現最強,十年來第三季原油期貨指數平均上漲11.06%,次高是第一季平均的8.8%,第四季則是相對最沒表現的一季,平均下跌6.4%。

摩根富林明投顧建議可趁第四季低檔布局油價市場,等來年第一季或第三季行情的到來,但德盛安聯表示,目前建議減碼原物料類股。

摩根富林明東歐基金經理人白祐夫(Oleg Biryulyov)表示,第三季油價最高,主因是每年第三季美洲地區多會出現颶風,對原油的供給形成潛在威脅,第四季油價則是由高點滑落。

摩根富林明投顧表示,就長期而言、本益比與獲利前景來看,能源類股仍具投資價值,加上高油價時代來臨,長期而言,能源類股都有不錯的投資機會。但如果是擔心第四季能源價格下滑,也可考慮介入新興市場。

德盛安聯綠能趨勢基金經理人陳嘉平建議,可考慮以替代能源切入,不論國際油價怎麼波動,替代能源需求長期仍看漲,可長久布局。

星期四, 9月 14, 2006

保戶轉任危險行業 不得拒賠

■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2006/09/14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從事高危險工作的人,以後可以受到更多保障。過去保險公司規定,意外險保戶若職業變更為「拒保」職業時,保險公司可以拒絕理賠,10月之後,保險公司不得拒絕理賠了。

「職業等級若變更一定要通知保險公司,否則日後發生意外事故,保險公司可主張不理賠。」實務上,發生這類狀況時,保險公司基於公司形象,大多不會拒絕理賠,而是以新職業等級打折理賠保險金。

但傷害險保單示範條款新規定,保險公司未來不得以此拒賠,未來即便消費者未主動告知職業變更,保險公司仍應給付,但給付金額可依原繳保費與變更職業重新計算,對於消費者的權益更有法律保障。

過去職業變更為拒保職業時,保險公司可以拒賠。例如:從一般財經記者變成保險公司「拒絕往來戶」的戰地記者,一旦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就不會理賠。但依新規定,保險公司也不能拒賠。

不過,也有壽險公司表示,對於拒保體的保險金折扣數難以認定,若連這個也賠,實在難以從命,將在10月前跟主管機關反映。

新殘廢等級上路 意外險理賠從新從優

■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2006/09/14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新殘廢等級將於10月上路,金管會保險局大致作成舊保單理賠「從新從優處理」的決議,並放寬意外險因果關係認定標準,以減少日後的消費糾紛。

新殘廢等級將於10月上路,惟壽險公司實務作業面臨不少認定困難。對於壽險公司反應的諸多問題,金管會保險局在彙整相關問題後,大致作成舊保單理賠「從新從優處理」的決議,並放寬意外險因果關係認定標準,以減少日後的消費糾紛。

10月起,消費者投保意外險、旅平險適用新定義的殘廢等級表,新表將殘廢程度從原六級28項修正為11級75項,總計新增42項,以明確定義殘障程度、級距,旨在維持保戶權益。雖然新表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新表仍有部分理賠比率低於舊表,舉例來說,「一下肢髖、膝及足踝關節中,有一大關節永久喪失機能者。」新表給付保額30%,而舊表給付35%,舊表對消費者較有利。所幸,對於這類狀況,金管會表示,應該從新從優,選擇對保戶較有利的方式理賠。

若消費者在10月前發生意外事故,10月後才申請理賠,則認定日期該以「事故認定日」、「殘廢確定日」、或「理賠給付日」認定?實務上,消費者發生事故後,都是等到治療告一段落才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但碰到事故發生日與申請理賠日橫跨10月者,保險局官員表示,基本上認定時點是「事故發生日」,以上述例子是依舊表理賠,但保險公亦可選擇「從優」,即新表若優於舊表理賠比率,可依新表理賠。

壽險業者解釋,由於「殘廢認定日」通常需逾六個月觀察期,依診斷書開立日期判定,並不是明確或固定不變的日期,做為適用基準日較有爭議,故以「事故日」做為基準日,可以避免保戶因認知不同而發生爭議。

過去意外險規定若意外導致死亡超過180天者,保險公司得不理賠,但新規定放寬因果關係認定,即被保險人自意外事故發生日起,經180天以後死亡或確定變成殘廢,若受益人可以證明被保險人的死亡或殘廢與該意外事具有因果關係,保險公司仍應給付保險金。舉例來說,若某甲發生意外癱瘓,但經過一段時間治療還是無法恢復正常,即便是時間已超過180天,保險公司還是應該依殘廢定義理賠。

搶郵局客戶 超短年期保單1年起還本

■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2006/09/14 聯合報】 @ http://udn.com

壽險業開始流行「超短年期」繳費保單,台灣人壽和國泰人壽各推出2年期、3年期繳費保單,繳費後滿一定年期就可還本,還本率高達20%,掀起一波熱賣風潮。

由於主管機關限制,傳統的「躉繳」型壽險,幾乎已經在市場絕跡,但壽險業者行銷方式一流,推出「類」躉繳型的壽險保單,保戶只要繳滿1年或3年,在最短時間,就可以開始領取還本金,跟躉繳保單原理差不多。

另外,目前郵局的6年期簡易郵政壽險,布滿全國郵局通路,吸走大部分郵政儲金市場,讓商業壽險公司施展不開。切入郵政壽險要滿6年才能還本的弱點,商業壽險現在推出還本年限更短的保單,開始跟郵局搶客戶。

台灣人壽在8月底,推出一張只要繳費滿2年,就能開始還本的分紅保單。台灣人壽表示,保戶購買後,從屆滿第3保單周年日起,就依基本保額的5%給付「生存保險金」,最高給付到被保險人110歲止。

國泰人壽也自10月起跟進,推出一張繳費年期僅3年、就享終身還本的傳統壽險,國泰這張保單只要繳滿1年,就可開始還本,而且還本比率高達20%,例如購買100萬元保額,第2年期,就可領到還本金20萬元。

因為還本金報酬率超高,這兩張保單的保費都很驚人,壽險業者解釋,只要繳費1或2年,就能開始領錢,自然要先有一筆很大的資金投入。例如,30歲男性購買台壽的保單,保額40萬元,年繳保費為48萬元,同樣的標準來買國泰人壽保單,因為還本期限更短,年繳保費高達91萬多元。

台壽表示,銀行利率始終在低檔盤旋,這種購買後、馬上可有高還本的保單,是個很好的理財工具,因為不管是5%或20%的還本金報酬率,都可戰勝通膨。

大自然 全球未來投資明牌

■ 記者李國煌、謝佳雯/報導 @【2006/09/14 民生報】 http://udn.com

隨著全球愈來愈重視環保、開發新能源,相關股票逐漸成為金融投資圈的重點標的。

已經上漲數年的油價、原物料,今年下半年來,價格逐步從高檔回跌,在新舊能源交替的年代,2006、07年之交,全球正興起一波投資風、水、太陽能等自然能源產業的趨勢,相關產業股價一飛沖天、基金漲勢驚人。

近兩年來,國內股市狂吹太陽能股,茂迪更是萬眾焦點,其它像嘉晶、合晶、中美晶,股價全面上衝,一漲三、五倍。

在基金的投資世界裡,新能源產業的投資,也逐漸形成一股風潮,最新一期今周刊更分別針對風力、水力、水資源、替代能源的投資趨勢,深入剖析。

投資水資源基金,報酬如何?抱著KBC全球水力能源基金,3年獲利80%以上,至於風力能源基金,績效更突出,美林新能源基金3年上漲超過100%。

在這一股投資新能源基金的趨勢中,投信投顧也相續瞄準市場,推出相關基金。

除美林新能源基金已在國內銷售數年,未來,銷售基金的架上,陸續將增三檔KBC、德盛安聯的新能源基金,有的專攻水資源、投資替代能源,有的加入環保概念,同中求異(詳見下表)。

其中,即將在18日開始募集的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更是國內投信所發行,第一檔以新台幣計價、打著「綠能」招牌的基金,投資範圍包括替代能源、淨化用水、環境污染控制等,綠能產業全數納入。

另外,台股市場中的風力、水力股票,也慢慢冒出頭。

今周刊歸納,計畫開發海洋深層水的台肥和幸福水泥、代理廢水設備的崇越,從事廢水處理的中宇環保,以及跨足新能源事業的大同、中興電、樂士、東元,都深具潛力。

至於未上市的英華威、台電,也是值得投資人關心的標的。

面對新能源、綠能這股投資新趨勢,投資專家說,這股風潮愈吹愈烈,投資人不妨多用心觀察。

星期三, 9月 13, 2006

E世代理財 應投資自己強化競爭力

本文剪自 2006/6/13 PChome 理財周刊電子報

周行一:財富來自樂在工作

年輕人應該投資自己,中年人應該晚點退休; 發財的夢人人皆有,但是腳踏實地才能真正富有。 「全民拚理財」告訴你:投資組合,分散風險最重要。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需要錢,舉凡買車、買房子、結婚及退休等都需要一筆費用去滿足需求、完成夢想。大多數的人為了圓夢,都在學習當個生活理財實踐家,就是為了讓自己人生多一些幸福的可能。

在這次「全民拚理財」的節目中,《理財周刊》社長梁碧霞專訪政治大學商學院院長周行一,他曾在自己的著作《Life理財學》上寫道,「理財的秘訣,就是讓自己先快樂起來,才有機會發財。」這次他在節目中暢談幸福理財、富裕人生的秘訣。以下是節目內容摘要:

愈年輕 愈應投資自己

梁碧霞(以下簡稱「梁」)︰根據統計,98%的大專學生肯定理財對人生的重要性,但是僅有9%的人認為自己擁有足夠的理財知識,可見大部分的年輕族群急於追求理財知識。雖然理財需求的年齡層已逐漸下降,但是,目前校園中普遍缺乏完整的日常理財教育課程,無法滿足E世代年輕人對於理財的需求。

這些E世代的年輕族群,常透過大眾媒體或親朋好友來增加理財智商,所以怎麼樣去建立理財觀變得非常重要。一般年輕族群獲取理財知識的前3項管道為:報紙∕電視(50%)、親朋好友(47%),與學校課程(42%)。而最想獲取的理財知識分別為基金等投資商品操作(54%)、編列與控制預算(44%),與有效運用支付工具(33%)。

周院長,您認為這些年輕朋友應如何投資、增加財富?

周行一(以下簡稱「周」):其,對於剛出社會或還年輕的族群,我會建議應該多花時間充實自己,投資理財的時間可以少一些。也就是E世代的年輕人應該隨時投資自己,讓自己成為名牌,因為個人競爭力才是這個階段最好的依恃。

梁︰我這裡有份花旗銀行所做的E世代理財調查顯示,問道:「如果忽然有閒錢,會做什麼事情?」調查結果是︰會去買喜歡的東西占45%,會儲蓄的占30%等。看起來,年輕朋友一旦擁有意外之財,對於物質誘惑的抵抗力就變得比較低。

周︰意外之財通常會隨便花掉,這是不好的理財習慣。很多人認為非固定收入就可以隨便花費,例如很多人一拿到年終獎金就想要消費,其實應該把年終獎金當作是全年所得。

發財的夢人人皆有,但是腳踏實地才能真正富有。像樂透中獎的機率非常低,幾乎很難降臨到自己身上;與其每個月撥出一些小預算買一個未知的夢,不如穩健踏實的把這些小錢做理財規畫,反而比較容易富有。

梁︰是的,不過對於很多30幾歲的職場工作者而言,賺錢與理財就是人生的重點,像很多科學園區的電子新貴工作很拚,就是希望能夠在40歲退休。

院長,您認為幾歲退休較好?

晚點退休 生活需要重心

周︰有良好的財務管理及理財規畫當然可以一步步地實現人生夢想,像很多人拚命存錢,就是希望早點退休。值得深思的是,上一代人的預期壽命較短,希望晚點退休,而現代人的預期壽命較長,反而希望晚點退休。我認為,其實愈晚退休愈好,尤其是理財的目標還未達成的情況下,提早退休反而會出現財務問題,以及生活品質驟然下降等狀況。

如果工作到某種階段,而渴望在職場稍作喘息的話,也可以採用「退而不休」的方式,否則會發現︰退休生活沒有想像中的充實與美好。我有個朋友提早退休,到紐西蘭過著與世無爭的鄉村生活,他原先想像從此就可以在南半球過著優閒的退休生活;但是真正到了那裡,才生活一個禮拜,就發覺生活沒有重心,實在是太無聊了。後來回台灣之後,又開始工作了。所以,每個人都需要生活的重心,不可能長期處於完全休息的狀態。

其實,退休之後人生並非完全停擺,也可以是為大眾利益奉獻的黃金時期。像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任內公務太忙,卸下政治的光環後,加入對抗愛滋病毒的行列,也鼓舞許多的醫療研究與照護團隊,就是在退休之後找到人生新的意義。嚴格來說,他並不是處於完全退休的狀態。

梁︰能夠退休,去做一輩子自己想做的事情,像柯林頓總統的做法,不但完成了自己的心願,而且也回饋了這個世界。

不過,到底要多少數字,才能足夠退休?

周︰這是因人而異的,這個差距很大,所以每個人應該充分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樣的退休生活。

正確觀念 父母該教育子女

梁︰很多父母親為了要給孩子有競爭力的未來,安排了很多才藝活動,也請了很多家教給他們,就怕給的不夠,孩子的競爭力就會落後。這些教育課程都是一筆開銷,可是現在失業率這麼高,很多沒錢的父母也開始擔憂孩子因此沒有發展的機會。

周︰其實並非沒錢的小孩就沒有機會。父母給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包括誠實、負責,或關心社會的觀念,都是人生財富的一部分。

梁︰沒錯,有些父母為了要賺更多的錢,就兼職了很多工作給孩子買東西、學才藝,結果卻因此犧牲了親子時間和家庭生活,反而家庭變得不幸福了。

我想請問院長,受薪階級要如何快樂工作、幸福理財?如果快樂不起來,該怎麼辦?

周︰有個著名的禱告詞是這樣的:主啊,應許我,有平靜的心,接受那些我無法改變的事情;有勇氣,改變那些我可以改變的事情;並給我智慧,分辨何者是可以改變、何者是無法改變的事情。

我很喜歡這段話,不論是工作或是人生,都要有平靜、勇氣與智慧,去面對自己的處境。其實理財的秘訣,一定要先讓自己快樂起來,才會有機會發財。

就好比你一定要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興趣,就會努力把工作做好,當你受到肯定與重視的時候,財富就會跟著你。每個人難免都會有情緒,都要有修為去處理,沒有妥善處理好你的內心狀態,財富就無法跟著你。

梁︰就是要保持內心的平衡,是理財的基本態度?

有錢人 通常是樂於工作

無理賠上限終身醫療險 宏泰停售

■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2006/09/13 聯合報】 @ http://udn.com

無理賠上限終身醫療險停售訊息不斷,但唯一確定要停售的是宏泰人壽,該公司的終身醫療險附約將賣到本周末為止。其餘公司繼續銷售。總計市場上還有近十張「無上限」終身醫療險保單,可供消費者選擇,計有三商美邦統一安聯國寶台灣人壽國華遠雄宏利人壽等公司。

市場傳出無理賠上限終身醫療險將要停售,最近各家公司的醫療險大賣,從醫療險、防癌險到長期看護險,統統大賣。

基於「無理賠上限」終身醫療險可能讓壽險公司有高額理賠風險,金管會希望還在銷售中的壽險公司,能夠改為有理賠限額的「帳戶型」保單,或重新計算費率,但其實「無理賠上限」終身醫療險,已經過多次修正,業者儘量調整到讓自己降低風險,消費者不是買了就一定保證賺到。

目前多家壽險公司都是用「附約」方式銷售無理賠上限終身醫療險,包括宏利、宏泰、三商美邦、統一安聯等,消費者要先購買一張主約保單,才能買到無理賠上限終身醫療險。

另外,無理賠上限的終身醫療險,也不保障「無限住院」的風險,因為幾乎每張保單都會限制,住院日額理賠天數不能超過365天。壽險業者說,若不限制住院天數,碰到精神病或慢性病患者需長期住院,保一定慘賠。

目前多數無理賠上限的終身醫療險,最高投保年齡都只有60歲,低於一般醫療險可承保到75歲,還有終身醫療險保單甚至壓低到只接受50歲以下人士承保。

油價、黃金走跌 投資人停看聽

■ 記者許韶芹/台北報導 【2006/09/13 聯合報】 @ http://udn.com

最近原油、黃金揮別過去的好行情,期貨、現貨價格直直落,申購黃金、能源基金的投資人,每天看著行情暴跌,心情都很差。
投資專家也建議,最近油價、貴金屬市場沒有太多利多消息釋出,空手投資人現在別見獵心喜,急於逢低布局,最好先停、看、聽,等油價、金價的底部浮現後,再分批進場,比較妥當。

油價夏季旺季行情結束,再加上最近中東政局看起來「風平浪靜」,沒有太多題材發揮下,油價已連續六天走跌,昨天紐約近日原油最低還來到64.85元,為今年3月以來新低,距一個月前的收盤高點75.99美元也有13%之多的跌幅。

黃金價格曾在5月中以每盎司715美元,創下26年以來的新高價,但隨著油價下跌,購買黃金的抗通膨需求消褪,黃金期貨本周開盤就跌破600美元,昨天收盤價為每盎司596.75元,和高點的修正幅度就達16%之多。

友邦投顧分析,目前油價進入題材的「空窗期」,距離12月用油旺季還有一段時間,再加上中東緊張態勢趨於和緩,先前漲高的期貨價格面臨回測壓力。友邦投顧補充,目前油價處在夏季和冬季高峰的谷底,但預估在65美元附近應該有所支撐,等到冬季來臨,油價才會有漲高可能。

友邦投顧建議,現在握有能源基金的投資人,可以先忍一忍,等待12月來臨的行情,但空手投資人現在急於布局,稍嫌過早。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襄理盧思穎則分析,不僅油價下滑,黃金抗通膨需求減少,最近美元轉強,和美元走勢呈反向關係的金價,也跟著下滑,但時序進入第四季,如印度等新興國家,也將釋出強勁的金飾品需求,再加上部分央行持有黃金意願濃厚等利多尚存,目前申購黃金基金套牢的投資人,建議續抱,等待後市行情。

星期二, 9月 12, 2006

利息當生活費 須存款700萬

■ 記者徐碧華/台北報導 【2006/09/12 聯合報】 @ http://udn.com

老人們現在要籌措每月1萬2000元的生活費比過去困難多了。五、六年前,只要在銀行有300萬元存款,利息錢就夠支應退休基本生活;現在得要700多萬元存款才行。

根據內政部調查,五十幾歲還在工作的老人們,多希望60歲退休。不過,現在除了領月退俸的公務員之後,一般勞工面臨退休都有些恐慌。

老楊七年前退休,當時他領了退休金連同過去的積蓄,總計在銀行裏有800萬元的存款,那時存款利率還有5%,一年利息有40萬元,夫妻兩人一個月只需要2萬元生活費,兩人光吃「利息錢」都還有剩,還能幫忙養小孫子。

現在兩人有些緊張了,因為生活費已膨脹到一個月要2萬4000元,而存款利率降到2%,一年利息錢只有16萬元,如果不想動到本金,每個月得靠兒子貼補約1萬元。

如果想和過去一樣靠吃利息過日子,老揚算一算,兩個人得需要準備1440萬元存款才成,現在要過個經濟無憂的退休生活並不容易。

老揚在想:是向兒子開口好?還是動用自己的本金?因為兒子也曾向他抱怨,得增加自提6%的勞退金,未來才能勉強存夠自己的老年生活費。

兒子是這樣算的,現在每個月薪水5萬元,老闆幫他提薪水的6%作為退休金,30年後剛好60歲,假設每年加薪1%、勞退金的年收益大概維持1.5%,兒子並不相信勞委會的最低保證收益算法,所以按現行收益計算,60歲後每個月只能領7689元。屆時生活費又會比現在貴,兒子於是還自提6%,合計退休後可月領1萬5000多元。

老揚搖頭想:現在年輕人要過個無憂的老年生活,還真得很努力存錢才行。老揚不太忍心向兒子開口。

金價跌破600美元 投資人忙補貨

■ 記者謝佳雯/報導 【2006/09/12 民生報】 @ http://udn.com

金價一舉跌破每英兩600美元,許多投資客忙補貨。

國際局勢舒緩,油價走跌,國際金價一舉跌破每盎司600美元價位,來到三個月最低點,手腳快的投資人趕忙到中信局「補貨」,使得昨天的黃金存摺交易筆數,比平日增加了一倍以上。

中信局黃金交易員認為,金價各均線全都向下,近日已到表態的關鍵時刻,決定短期走多或走空;若跌破570美元,盤整期間將拉長。富蘭克林投顧則對油價表現趨於保留,建議逢高出脫;金價持正面看法,逢低可以酌量布局。

自從五月間衝到730美元高價後,金價曾在短短一個半月左右,一路殺到540美元,雖然後續又回到600美元以上,但即使中東局勢緊張,卻也沒能讓金價再次突破700美元。

隨著伊朗同意暫停鈾收集活動,油、金雙雙走跌,油價跌破每桶66美元,金價也在昨天上午10點過後,跌破支撐已久的600美元,出現少見的白天價位大波動。

中信局黃金交易員說,以往,金價都是在晚上的紐約盤有較大震盪,一天波動超過20元很常見;不過,白天多能維持3、5元的狹幅震盪,昨天卻一口氣掉了近10元,非常少見。

金價重跌,吸引投資客進場搶短,中信局表示,黃金存摺平常交易量約一、兩百公斤,昨天雖未統計交易量,但語音和櫃台的交易筆數都爆增,比平常多了至少一倍以上。

油、金的投資價值孰高孰低?富蘭克林投顧認為,油源供應不虞匱乏,每桶65~67美元是油價合理價位,除非受到恐怖攻擊或颶風等短期因素影響,才會有漲升的空間,投資人逢高應該要出脫。

金價則因為十月印度排燈節和中國農曆春節效應,預期將進入需求旺季,富蘭克林投顧建議,不妨進場低接,積極投資人可買漲、跌都比現貨多一倍的黃金基金,或區域型的拉丁美洲基金;保守一點的,就買一點黃金現貨或黃金存摺。

刷對卡 免費停車一天3次

■ 李國煌 【2006/09/12 民生報】 @ http://udn.com

目前,市面上有好幾張信用卡,持卡人憑卡可以在市區停車場,一天免費停車2小時,怎樣可以多停幾次,一整天停車都不用付錢?銀行人員說,一人多卡、或是一卡多人,都可以。

例如台北富邦銀、荷銀、台新銀、新光銀……等多家銀行的白金卡提供免費停車,持卡人只要有刷卡消費,就可以在專屬停車場,免費停車,一天一次、每次2小時。

其實,就是一張信用卡、每天可以免費停車一次的意思。

銀行人員說,由於台北富邦銀等三家銀行,都是和嘟嘟房合作,持有這三家銀行的信用卡,一人多卡,就可以在嘟嘟房、一天停三次,只是,每2小時要去移動一次。

另外,如果一卡多人,像是同一張信用卡,老公一張、老婆也有一張,老公停進去2小時後,由老婆接手,移動一下車子,再停一次,也是可以,統統免停車費。

不論一人多卡、一卡多人,做起來好像有點費功夫,不過,以市區而言,一小時停車動輒40元、50元,如果能省個3、5個小時的停車費,一天就少失血100、200元。

只是,每張卡都必須是「正卡」,如果同一張卡,一張正卡、3張附卡?對不起,一天優惠只有一次。

星期六, 9月 09, 2006

遲繳稅小心國稅局A你的錢

■ 記者劉菁菁╱報導 【2006/09/09 民生報】 http://udn.com/

沒趕在6月1日前報完稅的人,現在才要繳稅,記得先到國稅局拿自動補報繳款書。

一周前,某區國稅局報上答覆,逾期繳報綜所稅,每逾兩日,要加徵1%滯納金,以加計15%為上限,超過30日未繳,本稅和滯納金合計起來,還要算滯納息。

這是正確答案嗎?不對。這答案並不完整,且會害你多負擔不必要的滯納金。

以張岳為例,張岳有94年度應繳綜所稅款10萬元,因故,遲至9月29日才能申報繳稅,如果他直接就拿國稅局當初郵寄給他的94年度綜所稅結算申報一般繳款書到銀行繳稅,銀行會直接算滯納金,每逾兩日加徵1%,以15%為上限,還要加計滯納利息,合計本稅外,滯納金和滯納息是15571元。

如果張岳跑趟稽徵所,拿「自動補報」繳款書,再到銀行繳這筆稅款,結果是按郵局一年期定儲 (適用利率為2.075%)、每日加計利息,除本稅外,只需多負擔682元的延滯利息。

也就是張岳逾期報繳稅,如果聽了前面國稅局的建議,用了第一個方法,要多付出的代價是1萬4889元。

以國內每年約有近二十萬戶綜所稅申報戶逾期繳稅來看,以平均應繳稅額3萬元計,國稅局光在這件小事上,造成的誤導,恐將A了近十億元的滯納金和滯納息到國庫。

新任財政部長何志欽上任即宣誓,要加強查緝,問題是,民眾不該多繳的錢,站在第一線上的國稅局,不該多要!稅務員應為繳稅民眾著想,說清楚講明白。

再回頭看張岳的案例,這根本就是一個自動補報案件,第一線上的稅務員大可建議民眾,採取最有利的方式,只需按遲繳天數加計利息,而不是一股腦全都要加徵滯納金,國稅局到底是懂而不願宣導,還是自己也霧煞煞!

本報針對五區國稅局服務中心做了一項抽樣調查,問題只有一個:「五月的綜所稅,我還沒繳,現在要怎麼繳,除了稅款外,還要付其他什麼錢?」

調查結果,發現五區國稅局中,北市、高市及北區國稅局,調查評鑑為「優」,清楚建議遲繳稅民眾採最有利方式,並提醒須至稽徵所才能拿到自動補報繳款書,中區國稅局受訪稅務員答覆模糊,南國稅局受訪稅務員則堅持只能加徵滯納金。

星期五, 9月 08, 2006

100%與10%理論:大錢存銀行 浪費

100%與10%理論:大錢存銀行 浪費
■ 謝佳雯【2006/09/08 民生報】 @ http://udn.com

國人愛存錢,擺在銀行的錢多達8兆,在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錫眼中相當「浪費」! 張錫以「100%與10%」理論,來告訴投資人:多數的錢擺在銀行生利息很浪費。

他舉例,張三有1000萬財產,但擔心財產不保,所以僅拿出少少的十分之一,來做最積極、最冒險的投資,期待一、兩年內獲得兩倍報酬,讓100萬變成300萬。

或許,兩年後,張三的冒險投資,確實實現了兩倍報酬。但換個角度想,若以他全部的財產1000萬來投資,他只要期待20%的報酬率,成果就和100萬的2倍一樣了。

張錫說,很多國人都和張三有一樣的想法,通常只會拿出一小部分的錢積極投資,絕大多數還是擺在銀行生利息。

張錫提醒,2倍的獲利目標太高,達成不易;但若做好資產配置,把1000萬均衡擺在股、債上,並善用區域和股債間的互補關係,平衡資產波動,輕鬆就能達到20%的目標。

「高齡台灣」的全新挑戰

「高齡台灣」的全新挑戰

在地安養 無憂向晚

文╱吳錦勳、謝春滿 攝影╱吳東岳 @ 2006/09/08 今周刊電子報

老化,是全民必須學習的功課。今年,「嬰兒潮世代」第一年出生的人,正好屆滿六十歲。

二十年後,台灣將有五分之一人口是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在銀髮潮席捲而來的同時,生育率卻滑至歷史新低,兩股力量交互衝擊,現在的你,如何思索父母,以及自己的晚年?面對老化潮,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紛紛提出「在地活力安養」的理想,由在地人照顧在地人,讓老人家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快樂終老,外出工作的子女放心;也讓老長輩盡量延長健康年歲,延遲入住機構時間。在地安養的理想才剛萌芽,在台東、南投的鄉間,默默實踐中……


張紹凱(化名)今年四十出頭,平日在台北工作,已婚,有個兒子。寡居的母親一人住在桃園鄉下。六月五日早上,他正要和主管做例行報告時,手機響了,慌亂中只聽到媽媽氣喘吁吁、含混地說著,「我跌倒了……」斷斷續續間,他才拼湊出,原來媽媽洗完澡,沒注意浴室門口的積水,一腳踩滑了,重重摔坐地板,跌傷了脊椎,也撐斷了右手骨,在無人扶助的情況下,在冰冷地板上躺了一晚,隔天早晨才幾經掙扎撥了手機,語氣滿是哀怨及無助。

身為獨子的他連忙趕回家,接母親到台大緊急開刀,醫生說:「再晚一點,神經完全阻斷,以後就癱瘓不起了。」之後整整兩個月,他醫院、公司兩頭跑,晚上接替看護睡在醫院,省看護費,偶爾才能回家。太太工作之餘得獨力照料稚子,原本忙碌高壓的生活,更加無法喘息。

被「夾殺」的世代

他愛家,也是出了名的孝子,但將來兒子會不會照顧他,他沒有把握。「這是宿命。」他身心俱疲地說:「我們是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卻也是被子女棄養的第一代。」在醫院裡,他總無由來地感到漫無盡頭,舉步維艱。看著長廊反照的懨懨燈光,他心裡吶喊著:「這漫長的折磨,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張紹凱是標準的「三明治世代」(sandwich generation),同時得面對上、下兩代壓力的「夾殺」。他就像所有每月領薪水的平凡上班族一樣,一旦家中長輩發生意外,失去照護下一代的支援,生活無異就變成一場折磨。

他出生於一九六四年,是戰後「嬰兒潮」(一九四六至一九六四年)末班列車的一員。人生拚搏到中場,他還是得使勁搾乾自己。他現在不僅為母親感到焦慮,也擔心兒子的成長,可怕的是,即將步入中年的他,對於「變老」,卻一點也沒準備好。他的母親,會不會是他的將來?

根據經建會人力規畫處最新統計,二○○六年,台灣地區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的九.九四%,總數達二百二十六萬人,但十年後,將迅速增加為一三%,二十年後,也就是二○二六年,將倍增到四百七十四萬人,占台灣總人口數的二○%,相當於每五個人,就有一位老人,包括張紹凱自己。

人口不斷老化,衍生出龐大的社會問題。這些問題不能簡化為「金錢」問題,老人年金並無法解決高齡化社會銀髮族身心安頓的複雜需求。

活在恐懼裡的老人

苗栗縣公館鄉平靜客家小鎮,在去年的四月二十一日,驚傳一起自殺事件,一對七旬老夫妻在菜園中喝農藥自殺身亡。子女表示,父母感情很好,老太太罹患糖尿病二十多年,老先生又遭帕金森氏症纏身。兩名舉步維艱的老人家,應是一路相互攙扶,共同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老夫妻被發現時不僅手牽著手,而且老太太躺在棉被上。推測老先生可能擔心老伴躺在菜園會不舒服,特地為她準備的。

悲劇不只一樁。一九九八年元月十五日凌晨,位於台北縣中和市興南路二段的慈民安養中心冒出了濃煙。瞬間燃起的大火將安養中心燒毀,並造成十一人死亡、十人受傷。十一名不幸喪生的老人都是因為中風或重病,逃避不及,在熊熊大火中被活活燒死。

老人悲慘的宿命,時有所聞,老來無憂,絕非易事。曾任埔里基督教醫院安養中心看護的謝志孟說:「住在安養中心的老人,最大的恐懼,其實不在自己健康,反而每天擔心,兒女有沒有錢寄來?下個月還能不能住?還有沒有一口飯吃?」

他們活著,卻時時擔憂,社會也彷彿遺忘了這群老人,他們從原來的社會角色中被排除,從主流價值逐漸淡出,成為隱形的族群。我們的日常用語對老人充滿不自覺的貶抑,如老不修、老番顛、老賊、老廢物。台東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醫生詹弘廷一語道破:「我們社會對老人愈來愈缺乏正面的態度。」

詹弘廷曾在美國及加拿大研究老人照護多年,推崇西方國家對老人尊嚴和選擇的高度重視,尤其對媒體鄙視老人用詞非常敏感,老人權益受憲法保障。對照台灣,他感受特別深。

他擔憂:「今天我們冷漠對待老人、歧視老人,我們將錯失自己對老年的準備,未來將會付出更昂貴的代價。」

高齡與少子的雙重衝擊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超乎你我的想像!一九九三年,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數的七%,正式跨入聯合國定義中的高齡化國家之列。但是這幾年間,老化速度更像坐了雲霄飛車,越衝越快。而近年來的少子化又和老化互相加乘作用,內政部次長簡太郎指出,台灣人口除了面臨高齡化問題之外,出生率一再創新低,導致人口結構失衡,未來老化問題將更加嚴重。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去年台灣地區只有二十萬五千多個新生兒,總生育率降到一.一二個,僅略高於南韓,連最老化的國家日本與義大利,生育率都超過台灣。若按目前的總生育率推估,到了二○五一年,台灣老年人口將高達六百八十六萬人,亦即每三個人,就有一個老人,屆時台灣就成了真正的老人國。

總生育率下降,平均壽命延長,台灣人口呈倒金字塔形狀。未來青壯人口負擔沉重。根據經建會的推估,目前每七.二名青壯人口養一名老人,二十年後,只剩下每三.三名青壯人口扶養一名老人,到二○五一年,每一.五名青壯人口就要扶養一名老人。

簡太郎指出,當人口結構失衡,家庭結構將受到嚴重衝擊,由於父母所生的子女數較上一代減少,將造成大量老人獨居,小家庭也面臨同時照顧家中幼兒與年邁父母的雙重壓力,四、五年級生成了典型的「三明治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二百二十六萬名老人當中,七十五歲以上的「老老人」就有九十四萬人;二十年後,當台灣地區老人人口接近五百萬人時,七十五歲以上「老老人」,將達到一百七十九萬人之多,每三名老人就有一名「老老人」。

人口學者台大兼任教授孫得雄悲觀地指出,長此下去,台灣總生育率可能跌破一,就是一名婦女一輩子生育的子女數不到一人。如此,變成一個可怕的情況,等到這些少子化世代成長到青壯年時期,他們將面對愈來愈多的老人。「這麼多老人,誰來照顧?這絕不是請外勞就可以解決的。」

回歸家庭與社區

老化(aging)是一種挑戰,更是一門必須學習的功課。

大量銀髮族湧現,如何去照顧這麼多老人,不論是個人或社會,都面臨全新挑戰。台大公衛學院教授吳淑瓊指出,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早在八○年代就提出「活力老化(active aging)」新主張,意思是老了之後,要有活力地自然老化。

除了聯合國的活力老化新主張之外,「aging in place(在地安養)」這個新的概念,已經成為世界最先進國家面對老化的新趨勢。在地化是指用在地的資源照顧老人,讓老人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自然老化,不要因為老了就必須被迫搬離家園。

吳淑瓊指出,在地老化的概念最早起源於北歐國家,一九六○年代,當時照顧老人都是以機構為主,例如護理之家或養護機構,但是老人在機構中,生活拘束又缺乏隱私,不夠人性化,因此興起回歸家庭與社區的想法。

瑞典最早開始讓他們的老者回到家庭與社區中,把照顧的資源提供到家庭或社區中,按老人不同需求,提供不同服務。例如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就幫他購物;糖尿病又不方便上醫院的老人,就由護理人員到家裡幫他打針,因此大量減少機構的床位。

在北歐國家實施後,得到很熱烈的回響,目前所有老化國家,都朝這個目標努力。吳淑瓊認為,讓老人在家裡自然終老,最符合人性,不得已進機構只是最後訴求。一九九七年,吳淑瓊將「在地安養(aging in place)」這個新概念,結合了聯合國的「活力老化(active aging)」,成為「活力在地安養(active aging in place)」這個全新的主張。

她指出:「二○五一年時,台灣會有三○%都是老人,三分之一老人不能讓他們當機,如果當機那還得了,如果三分之一的龐大人口,都沒有活力,死氣沉沉,那太可怕了!」她強調,老化還是要讓他有活力。

不僅常人要改變對「老化」的觀念,醫療專業對待老人也要改變。「醫療界不能認為老人生病、功能不好都是理所當然的;或認為老了就是無用虛弱、有病或失能的,要幫助他不要惡化,鼓勵他參與社會。」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祕書長吳玉琴也呼應吳淑瓊教授的主張,她認為,讓老人在熟悉的環境終老是世界潮流。由於台灣傳統認為女子應該奉養父母,如果把父母送到機構是不孝的作法,加上傳統落葉歸根觀念,因此在地老化其實最符合台灣需求,也是政府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安養院不是惟一選擇

長期研究老化問題的孫得雄認為,「人越老,對故鄉、對家越依戀。」畢竟住在自己家裡最舒服,很少有人願意住到安養院,因此蓋再多的安養院,也無法解決老人照顧問題。

根據內政部委託故鄉市場調查公司進行的台灣地區五十歲以上民眾大規模調查發現,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有高達六成,認為最理想的居住方式是與子女同住,願意去住安養機構的只有一.○七%,五十到六十四歲的人,想跟子女住的比率雖然下降到四一%,但也只有一.五九%願意住安養機構。

問題在於,雖然有這麼高的比率想跟子女同住,但是子女想跟父母同住的意願卻非常低,僅約一%,且因台灣地區工作機會集中北部,子女大多在北部工作,父母則獨自在中南部生活,年邁的父母如何照顧,已成為四、五年級生共同的憂慮。

孫得雄舉父母親的例子,強調在地老化才真正符合老人需求。他的父母住在高雄岡山,父親九十歲那年,他希望父母親北上同住,但是父親到台北住了半年之後,因為沒有朋友同伴,吵著要回去,他原本不答應,但是有一天父親出門後,由於對路況不熟,迷路好幾個小時才找到家,他擔心得差點報警。這次事件後,最後只好順著父親的意,讓他回南部。後來,他的父母仍不得不到護理之家安養。可是離開熟悉的地方,老人家不見得快樂,如果有在地安養的資源可用,在北部工作的子女就不用擔心年邁父母的照顧問題。

吳玉琴認為,台灣人口快速老化,這一代的子女還願意奉養父母,但是當二十年後,台灣老年人口增加到近五百萬人,四十年後增加到近七百萬人的時候,「屆時即使你的子女很孝順,但也不一定有能力奉養你,這是我們最擔心的問題。」

刻不容緩的行動

內政部次長簡太郎認為,歐美國家推動的「在地老化」或「活力老化」,其實都是「成功老化」的概念,政府這幾年來也開始體認人口老化的嚴重性,目前內政部規畫的老人福利措施,例如居家服務、居家護理、設立社區關懷據點及日間照顧中心,年底內政部將提出長期照護方案,就是希望達到讓老人成功老化的目標。

吳淑瓊提出警訊,這一代的老人,聲音小,對生活品質的要求還沒有那麼高,但一九四六年嬰兒潮世代的老人,將是史上受最好教育、經濟相對富裕、自主意識高的老人,他們不願像過去老人一樣被鄙視;他們可能單身、離婚、失婚,對退休後的生活品質更加重視,如何滿足他們的需求,是一大挑戰。

孫得雄認為,政府與民間雖然都努力面對老化問題,但做得還是不夠。吳淑瓊也點出,台灣在「活力在地安養」這個領域仍然是一片沙漠,「但現在做,還來得及,就怕拖下去,後果難以想像。」

高齡社會加速成形
20年後,台灣老年人口將多出一倍!


人口老化速度超越歐美,安養問題更為迫切!



出生率創新低
「老人國」義大利與日本,出生率都比台灣高




5大憂慮
50歲以上國人擔心……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今周刊》507期)

星期三, 9月 06, 2006

八月物價指數下跌 近三年首見

八月物價指數下跌 近三年首見
■ 記者徐碧華/台北報導
【2006/09/06 聯合報】 @ http://udn.com

油、電、燃氣價格才剛大幅調漲,但因去年物價比較基期較高,8月分消費物價還略微下跌,這是近三年來,消費者物價指數首次出現負成長。
行政院主計處科長吳昭明5日認為:「今年的通膨警報解除,民眾不必擔心物價上漲壓力,倒是老闆要擔心今年的利潤。」

主計處5日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月下跌0.57%,這是93年1月以來第一次單月年增率負成長,也是景氣復甦以來首度的負成長。消費物價不僅比去年同月低,也比上月(7月)低。

7、8月油、電和燃氣價格相繼調漲,國際基本金屬和油價也維持高檔,不過,廠商卻不敢漲價。和去年同月相比,8月的原材料價格上漲15.59%;到了中間產品,漲幅還是不低,有13.68%;但到了最終產品,價格不漲反跌,下跌0.2%。

吳昭明說:「我們查價時也問過廠商,為什麼不漲價?廠商說,景氣不佳,不敢漲價。」

他指出,蔬果價格下跌是8月物價平穩的主因,去年7、8月因颱風等天然災害造成蔬果價格暴漲,但今年同期相對平穩。和去年同月相比,蔬菜價格下跌20.59%,水果價格下跌11.87%。扣除能源和蔬果的核心物價也異常平穩,8月核心物價年增率只有0.38%,比7月的0.58%低。

7、8月油、電和燃氣價格相繼調漲,經濟部和經建會當時都擔心今年的物價狀況,結果接下來的物價竟然不是往上漲,而是往下跌。物價走向與兩部會擔心的方向剛好相反。

吳昭明說,今年油、電和燃氣漲幅的確不低,累計1到8月和去年同期相比,國內油價上漲12.3%,電價漲1%,包括天然氣和桶裝瓦斯的燃氣價格漲7.5%,合計讓今年消費者物價年增率上漲0.43個百分點。而且運輸費用也因此上漲3.51%。

不過,其他物價跌,抵銷了油電等價格上漲因素。吳昭明說,手機通話費下跌使得通訊費下跌4.12%,成衣較去年同月下跌3.92%。吳昭明說:「油電帶動整體物價上漲的壓力已經消除,假設天候維持正常,蔬果價格不大漲的話,今年物價將十分平穩。」

星期二, 9月 05, 2006

自己當基金顧問

自己當基金顧問

文◎Smart智富月刊提供 @ 2006/9/4 PChome Smart智富月刊電子報

買到心儀的基金後,事情可還沒有完,「我都有買你們介紹的基金,可不可以幫忙update最新的資料?」「我想要追蹤基金的績效,但要到哪裡找相關資訊呢?」這是買完基金後,投資人最常有的反應。

很多人因為選股票很難,所以轉而投資由專家選股、操作的共同基金。但是目前國內基金有504檔、海外基金更有822檔,加起來上千檔的數量,選基金跟選股票其實一樣困難。

於是「怎麼挑基金?」成為基金投資人共同的課題;接著「怎麼追蹤後續變化?」又是另一個要面對的難題。有理專服務的人,還可以找理專討論一下;但是萬一理專的專業不夠、或者找不到人問時,該怎麼辦呢?

其實現在網路上的資訊相當發達,只要會運用,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基金顧問。而不論挑基金或後續追蹤,無非是關心3件事:市場趨勢是否向上?該基金績效是否穩定?風險是否控制得宜?

買基金賠錢案例

王先生是基金市場的新手,從年初以來即不斷聽聞日本市場的利多,買日本基金絕對沒有問題,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因為買了日本基金而獲利滿載。3月底,當日經225指數站上16,500點關卡時,王先生終於忍不住進場,拿出僅有的30萬元積蓄,找了一檔單月報酬率最高的日本中小型基金就買進。

沒多久,日經225指數衝上17,000點大關,好消息繼續在媒體上強力放送,不少外國專業機構甚至預測,日經指數將上看20,000點。不料好景不常,5月全球股災蔓延,日經指數從高點滑落,還跌破了今年初位置,下探到14,000點,結果王先生買的日本基金,3個月就損失了14%。

分析王先生虧錢的原因,是因為他在這次的基金投資上犯了幾個錯誤

1.在股市相對高點時進場,一次投入所有積蓄、單筆買進,投資策略太急躁。
2.挑基金時,只看短期1個月報酬率的高低就決定,沒有顧及到中長期績效。
3.只看績效,沒有注意到該檔基金的相關風險。


買基金賺錢案例

林先生是個基金投資老手,經歷過2000年網路泡沫,在科技基金慘跌一跤後,從此他投資基金就謹慎許多。當去年日本市場復甦的訊息慢慢披露之後,他就開始從專業網站中注意日本基金的表現。去年中他準備了一筆錢,選定一檔中長期績效位於前段班、短期績效位於中段班,並且風險相對較低的基金。

這檔經過精挑細選的日本股票型基金,表現始終穩健,而且林先生有設定停利點,在獲利3成時先出場一半、獲利4成時再出一半。

由於日經指數已經在相對高檔,但是林先生對日本長期景氣仍有信心,因此之後投資策略便轉為定期定額買進。而儘管近期市場大幅震盪,淨值下滑不少,定期定額目前獲利成績並不理想,但是,他仍然繼續扣款,著眼的是長期表現。

歸納林先生能夠從日本基金獲利,是因為做對了幾件事情:

1.密切注意國際市場變化,在日股位於相對低點時進場。
2.挑基金不馬虎,看績效時,不會只著重短期績效,而是短中長期一起考慮。
3.不僅看績效、也看風險。
4.單筆投資搭配定期定額,單筆波段操作設定停利點,定期定額長期投資。

因為林先生做足了功課,所以在基金投資上,能夠看到好的成果。相反地,王先生下決定比較急促,不僅沒有挑對基金,也沒有規畫好投資策略,所以才被套牢。

分析林先生做對的幾件事情中,包括篩選一檔好基金、選對進出場時機、用對投資策略。第1項與第2項都能在專業網站中找到答案。只要懂得善用基金專業網站裡的各類資訊,你也能輕鬆選對基金,以及看守好你的基金了。

基金進出場時機的掌握重點

出場重點:

第1項:是要設停損、停利點,這部分就看每個人的獲利目標了,有人10%就滿足、有人希望達到20%;停損也是一樣,看每個人的忍受程度,特別是單筆投資,最好要設定停損點,例如下挫15%就出場。

第2項:是若基金投資市場展望不佳也該出場。景氣是否轉差,也是以經濟成長率做為觀察指標,動能轉差、一季不如一季,就不要再留戀了。

第3項:是基金績效落在同類型基金之後。

進場重點:

經濟成長動能持續、股價尚未反應。最簡單的判斷指標就是一個地區的經濟成長率,例如連續3年經濟成長率走勢是3%、4%、4.5%,成長動能持續,這樣的市場就值得買進,但必須股價尚未反應。

以日本市場為例,長期經濟成長率往上的趨勢沒有問題,但是股價漲高後,修正難免,這時候就要搭配對的投資策略,因為不知道股價何時回檔,因此最好採用定期定額。相關經濟成長率數據,網站上也會提供,資訊同樣人人可以取得。

星期一, 9月 04, 2006

生病就醫 一輩子至少花兩百萬元

末代無上限醫療險 搶到就有保障

文/鄧麗萍 @ 2006/8/30 PChome 今周刊電子報

你知道一個人一輩子要花多少醫療費嗎?根據衛生署的資料,答案是二百三十四萬元。尤其是年老退休後,所需的醫療次數與金額更是難以估算;目前市面上紛傳,無上限給付醫療險保單即將停售,擔憂殘病生活沒有保障,一度造成搶購潮。

終其一身,一個人到底需要花多少醫療費?根據衛生署最新的統計資料,二○○四年台灣每天約有六萬四千人住院,平均住院天數約十天,每年有近六千億元的健保醫療花費。以當年度二千二百多萬人口來算,平均每一位國人每年的醫療費用支出為二萬九千多元。若以國人平均壽命概估,一生的醫療費將高達二百三十四萬餘元。

這些數字並非危言聳聽,而是指出一個事實:社會人口老化、人類壽命延長衍生出高昂的醫療成本,恐怕將成為未來每個家庭不可承受之重。台灣人壽商品企畫部副理王詠才提醒大家,只要有一名重病在床的親屬,就足以拖垮整個家庭。

四十歲的李太太近來愁雲慘霧,半年前媽媽發現乳癌,她除了必須幫孩子找新保母,還要幫忙照顧住院的媽媽。禍不單行,最近婆婆作身體檢查時發現罹患子宮頸癌,李太太再度進出醫院,輪流分身照顧,不僅工作受影響,昂貴的住院及手術費負擔,也打亂了一家子的投資理財計畫。

李太太的故事不是滄海一粟。隨著台灣社會逐漸高齡化、健保制度下不給付項目愈來愈多,醫療需求成為長壽人最沉重的負擔。

新規定 無上限醫療險熱賣

在人口老化、平均壽命延長、少子化等社會趨勢下,加上健保不給付項目漸增,面對龐大的醫療支出,許多民眾開始意識到,購買保險的目的不再只是考慮死後留給家人足夠的經濟照顧,更需要考量的是,自己生前為家人帶來的養老及醫療問題。因此近年來,無上限給付醫療險的買氣逐漸增溫。

不過,最近金管會祭出新規定,在九月一日上路的保險商品審查新制中,要求售賣各種無上限給付健康險保單的保險公司,必須設定理賠上限,或增訂保費調整機制,並在一年內完成修改。

由於無上限給付醫療險理賠率居高不下,加上金管會訂立新規定,以及國外再保公司頻頻催促國內保險公司停售這種理賠無上限的醫療險,造成多家保險公司傳出停售無上限給付醫療險保單的消息。有些業者則轉賣有理賠上限的「帳戶型」終身醫療險,降低高理賠率的風險。

消息傳出後,引發無上限給付醫療險保單的停售前狂銷效應。目前仍在賣無上限給付醫療險保單的壽險公司共有八家,包括台灣人壽、三商美邦、宏利、國華、國寶、國際紐約、遠雄、統一安聯。

市面上的終身醫療險可分為「無上限給付型」及「帳戶型」兩種。「無上限給付型」終身醫療險又稱為「非帳戶型」,提供醫療給付無上限的保障,理賠金額與次數沒有限額。「帳戶型」醫療險,則有理賠上限,像一個銀行帳戶,存多少用多少,如果保戶身故後,帳戶金額尚未給付完畢,可以指定受益人領取。不過,一旦帳戶內所有給付金額用罄,該契約隨即終止,即使保戶想要在用罄前增加額度,但限於病史關係,保險公司可能會予以拒絕。

無上限 家族病史者定心丸

相對的,無上限給付醫療險的保戶,如果身體健康、理賠金額與次數很少,多繳的保費也拿不回來。目前也有壽險公司推出還本型或保本型的終身醫療險,讓保戶在身故後,可由指定的受益人領回所有保費。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對照同樣保額的保單,還本型的年繳保費通常比較貴。

沒有人可以預知自己的死期,更無法料想自己會如何走到生命盡頭,尤其是年紀愈大,對醫療的需求與日俱增,所需的醫療次數與金額更是難以估算。許多保戶擔心晚年醫療帳戶額度可能不夠用,因此,無上限給付醫療險便成為許多消費者買來安心的定心丸。

三商美邦人壽市場部經理浦中敏建議,醫療需求不高或沒有重症病遺傳病史的民眾,可以考慮帳戶型醫療險保單。對於有家族病史、擔心罹患癌症的一般民眾,如果經濟許可,建議投保無上限給付的醫療險,較有保障。無上限給付醫療險大多可以保障到一○五歲,加上理賠無上限,只要保戶申請理賠,就得給付,對醫療需求高或家族有重症病患的遺傳病史者,可以充分發揮保險功能,減輕未來的醫療費用負擔。

求保障 日保額至少二千元

到底該買多少保額才夠呢?目前無上限給付醫療險的保單日額,介於五百元至七千元,額度增加一倍,保費也相對增加一倍,民眾應以自身的經濟能力來評估保額。宏利人壽資深區經理王玲玲認為,以通貨膨脹和未來醫療費用來估算,保單日額最好要保到二千至三千元。至於能力有限的保戶,也可以選擇在預算充足時再往上加。

選擇無上限給付醫療險的五大重點:

一、找好的業務員量身訂造保單。最近,有業者透過電視購物頻道售賣醫療險保單,賣得「嚇嚇叫」。三商美邦人壽市場部經理浦中敏特別提醒民眾,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對醫療費用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在規畫醫療保障時,需要業務員幫忙量身訂做,否則可能會買到一堆沒有用處的保單。

台灣人壽商品企畫部副理王詠才也認為,市面上的終身醫療險保單內容大同小異,加上保險公司精算成本,民眾選擇保單時,不應以便宜為考量,而是以自己的需求為前提,並找到好的業務員幫忙規畫及搭配不同類型的保單。

二、確保壽險公司的壽命比你長。除了找到好的保險業務員,民眾在購買無理賠上限終身醫療險保單時,也必須考量壽險公司的營運狀況。王詠才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賣保單的壽險業者穩健經營,長命百歲,對保戶而言,也算是一種保障。

由於買無上限給付醫療險的保戶,早晚會動用到理賠金額。浦中敏建議民眾在投保前,嚴格檢視理賠機制,挑選核保從嚴、將來理賠從寬的壽險公司。

三、用不著的醫療保障。攤開無上限給付醫療險保單條款,洋洋灑灑羅列許多條文,加上一些定義難明或模糊不清的條文,可能連專業的壽險顧問都搞不清楚,一般人恐怕也難以理解。王詠才建議保戶詳加閱讀保單條款,並請保險業務員或專業人士先解釋清楚各項條文,再行投保,以免買了一堆用不上的醫療保障。

王詠才指出,最好的醫療險組合須涵蓋無上限給付醫療險、癌症險與長期看護險三大險種,才足以彌平各項高額開銷。如果經濟條件許可,民眾可以同時購買實支實付醫療險、無上限給付醫療險、癌症險、重大疾病險及長期看護險等。

四、再保公司掛保證。保險公司為了分散營運風險,往往會向國際再保公司投保,以便將來公司的營運狀況出問題時,能夠保障保戶的權益不受影響。宏利人壽資深區經理王玲玲指出,通常保險公司很難預估無上限給付醫療險的未來理賠金額會有多高,因此承擔的風險相對較高,如果保險公司沒有再保,一旦營運不佳,保戶的權益恐怕會受到影響。

五、解釋條款載明手術項目。無上限給付醫療險的手術理賠,依照手術項目分成多種等級,給予不同倍數的給付金額。如果手術項目較為特殊,沒有列入保單契約中,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

浦中敏提醒民眾,在投保前仔細看看契約中的「解釋條款」是否有載明:「若未列在契約中的手術項目,保險公司應請顧問醫師評核後,比照相關手術等級給付保險金。」浦中敏說,加註這項解釋條款的保單,對保戶較有保障。

告別映像管 薄型電視時代來了

告別映像管 薄型電視時代來了
【2006/09/04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 記者張義宮/台北報導


三星、TCL及長虹等12家電視品牌業者,決定將映像管(CRT)彩色電視,在明年10月前,全面退出大陸各大家電連鎖賣場,全面以圖中的液晶電視及電漿電視取代。

TCL、長虹、廈華及飛利浦、夏普、松下等12家大陸及國際電視大廠日前聯合指出,最晚到明年10月,映像管(CRT)彩色電視將在大陸各大家電連鎖賣場全面退市,這意味著全球將提早進入液晶及電漿等薄型電視時代。
台灣電視大廠的普騰電子董事長洪敏昌昨(3)日指出,明年台灣的液晶電視將達70萬台,甚至是超過,占台灣市場七成以上;明年全球薄型電視售價持續下跌,將爆換機潮,有機會占全球電視機一半市場,將有上億台的商機。洪敏昌認為,大陸本土及外來的電視品牌,明年中以前,會陸續停掉CRT彩電的生產,可能比預期還要早。

包括全球前五大液晶電視大廠在內的飛利浦、LG、三星、日立、夏普、松下,及大陸主力電視大廠的海信、海爾、創維、TCL、長虹及廈華等12家主力彩電大廠,日前在北京聯合指出,因液晶電視面板和電漿電視面板的產能快速擴充,薄型電視製造成本持續壓低,同尺寸CRT彩電的成本優勢愈來愈小,最晚到明年10月1日,CRT彩電在大陸各大家電連鎖通路賣場中全面退出市場。

大陸國務院研完發展中心市場研究所指出,今年上半年大陸的薄型電視銷售量高達212.1萬台,已是去年全年的總量,下半年的銷售量將會更猛,根據對一級城市包括沿海城市的調查顯示,薄型電視已成為市場主流。

夏普、新力、飛利浦、三星、LG等外商主要品牌在大陸指出,今年之內某些品牌的CRT彩電就會全面退出大陸市場。

新力大陸主管指出,今年3月起,新力在大陸所有的彩電工廠,已全面停產CRT彩電。最晚到今年年底,新力品牌的CRT彩電就會在大陸市場徹底消失。

海爾、海信、創維等大基電視大廠則表示,雖然目前仍然生產CRT彩電,不過,隨著薄型電視的生產成本越來越低,大陸數位電視的國家標準相繼底定,及高畫質錄放影機、高畫質數位電視頻道的逐漸普及,相對壓縮CRT彩電銷售空間。

9月下旬即將在北京開幕的蘇寧朝陽路門市,將是第一家拒絕銷售CRT彩電的家電大賣場。根據蘇寧制定的時間表,明年10月1日後,大陸消費者在蘇寧的賣場內,將買不到任何的CRT彩電。目前,蘇寧在北京、上海、廣州的一級城市的門市中,CRT彩電的銷售金額,只占電視總銷售額的25%。
北京的國美主管也指出,國美的銷售體系中,CRT彩電占到彩電總銷售額量約30%,但銷售額明顯持續萎縮。

外傳台塑集團旗下台朔光電的電漿電視 (PDP)面板生產線,將賣給大陸電視大廠的長虹集團,亦有傳出洽商對象是南京的華顯科技。不過,台塑昨(3)日表示,台塑的確考慮出售PDP生產線,但對象不便透露。

金價降溫 黃金存摺HOT

金價降溫 黃金存摺HOT
【2006/09/04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 記者陳雅雯/台北報導

國際金價維持相對低點,不少民眾加入黃金存摺陣容。中央信託局最近一個月新增的開戶數增加近900個,寶華銀行也已取得開辦黃金存摺執照,可望開辦此一熱門業務。

國際金價最近維持在相對低點,今年5月份的高點位在每盎司730美元,8月初最高價位也維持在650美元關卡,最近則在620到630美元之間。
中信局主管指出,近一個月以來,黃金存摺的新開戶數就有近900戶。目前黃金存摺的總戶數達1萬多戶。

中信局主管更表示,如果明年台灣銀行與中信局合併,屆時兩者的分行數加總後,就有近200處的分行可開辦黃金存摺業務,目前中信局則僅有22處分行。

除了中信局以外,目前兆豐商銀(交通銀行與中國商銀合併)也與中信局合作,提供黃金存摺業務。有關實體黃金的準備量,則由中信局提供。
此外,寶華銀行也已取得開辦黃金存摺的業務執照,未來將視市場情況開辦。寶華銀主管表示,黃金存摺的業務目前還未開放,流通金幣與紀念性金幣則是黃金主要業務。

對於金幣的收藏,寶華銀行建議,有三大要件才可成為紀念性或流通性金幣,具收藏的價值。此要件包括錢幣須有發行國家名稱、發行國家訂定的流通面額,以及發行國家的國徽及元首肖像。若缺其一,就只能稱之為「紀念章」,無法在收藏金銀幣的市場中流通,不具保值或增值性。

學費每年漲 薪資無成長 - 及早為子女準備五百萬教育基金

學費每年漲 薪資無成長
及早為子女準備五百萬教育基金
文/鄧麗萍 2006/9/4 @ PChome 今周刊電子報

隨著開學季即將來臨,年年飆漲的學費再度令許多父母大傷腦筋。現在,念大學不再是比孩子的「才」能,而是較量父母的「財」能。提早準備、讓子女共同承擔,是現代父母準備子女教育基金的惟二法門。

一千元紙鈔上,四個可愛活潑的小孩圍繞在地球儀前面,指點江山。孩子的成長路,其實就是用鈔票堆砌出來的。養育一個子女,從出生到大學畢業,到底需要花多少錢呢?答案是:至少五百萬元。換言之,父母至少要準備五千張千元紙鈔,為小孩鋪出一條康莊大道。

九月開學季來臨,許多父母為籌措子女的學費而傷腦筋。台灣已進入高學費時代,學雜費年年攀升,再加上普遍晚婚,許多父母在儲存子女教育基金的同時,還須規畫自己的退休金,財務壓力成為家長最沉重的負擔。

近年來,教改制度創造了高校林立、大學錄取率飆升的教育發展現象。現在的父母,不再擔心子女考不上大學,怕的是考上了念不起。每年公私立大學醞釀調漲三%至五%的學費,讓很多學生及家長都叫苦連天。

高學費趨勢無法擋

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去年針對近五千名學生進行網路調查,發現公立大學學生四年花費要一百萬元,私立大學要一百三十萬元。未來的孩子想戴上學士帽,除了上百萬的大學學費,還要加上從小到大,父母栽培孩子的各種才藝訓練和補習費用。掐指一算,教養一個孩子成材,起碼要花五百萬元。如果子女要出國念書,費用將以倍數增加。

反高學費行動聯盟發言人游湧志指出,近年來國內實質性薪資出現負成長,加上日益高漲的物價,讓父母的經濟負擔雪上加霜。根據主計處最新公布的資料,今年上半年平均經常性薪資為三五九七八元,年增率一.一七%,扣除上半年平均物價年增率一.四三%,實質薪資呈現負成長。游湧志指出,十年來公立大學學費漲了四○%、私立大學學費漲一二%,但受薪階級的工資十年漲幅卻不到八%,大學學雜費漲幅遠超過平均薪資漲幅。

游湧志指出,國內每年有七十五萬名大學生申請就學貸款,來應付高昂的學費。為了協助貧困的大學生,反高學費行動聯盟要求調降就學貸款利率,負責承辦就學貸款的銀行,包括台灣銀行(負責台灣省就學貸款)、台北富邦銀行(負責台北市)、高雄銀行(負責高雄市)卻一致反對,僅以「有條件展延還款期限」回應民間團體壓力。

現今的晚婚趨勢,使不少人升格為父母時,已近三十五歲,等到孩子上大學,父母年紀都已超過五十歲,甚至年屆退休。既要籌措子女的教育費,還要開始準備自己未來的退休金,等於是蠟燭兩頭燒。

聯傑財務顧問公司執行長蕭碧華指出,子女教育經費計畫是整個家庭財務計畫中的重要一環,如果沒有事先規畫教育基金與退休金,不僅孩子們得打工補貼學雜費,恐怕父母的退休計畫都得被迫延後。

父母孩子一起籌學費

曾與生活經濟奮戰的單親媽媽蕭碧華認為,養兒育女固然是為人父母的天職,但父母不必要全盤承擔子女的大學教育經費,可讓子女一同來努力。蕭碧華建議,父母應和子女面對面溝通教育經費,教導孩子做預算,計畫未來,讓他們了解家中生活支出狀況,參與某些重大決策。

有些父母可能希望全額資助孩子上大學,也有些父母認為,如果孩子得負擔部分開銷,他會更珍惜這個機會。蕭碧華認為,父母在規畫子女的教育經費時,除了有能力負擔外,還要訓練孩子獨立自主的理財觀。就算家長有足夠能力供孩子念書,還是要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不要把所有責任都往自己肩上扛。

在國外,孩子年滿十八歲後就成為獨立個體,自己打工賺學費是很普遍的現象。蕭碧華說,讓孩子學習負擔部分學費,不僅可以訓練孩子學習如何處理大筆金錢,還可讓孩子養成積極主動的態度來面對求學這件事。

除了把先生身後留下的美國遺族社會福利金存下,從女兒十三歲開始,蕭碧華每個月投資三千元定期定額基金,做為教育基金。愈早準備愈輕鬆,但她認為,「教育經費不應侵蝕父母的退休基金」,對子女的負擔要設個底限,並培養孩子獨立能力。

許多父母是用百衲被(用多種不同的布塊拼接縫製而成的一種薄被)的方式湊足子女的大學學費:部分儲蓄,部分現在的收入,部分助學貸款,加上孩子的打工費。蕭碧華指出,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負擔部分費用,替孩子辦理就學貸款時,也應該跟孩子講清楚說明白,讓孩子提早認知到事實,在求學過程中學會儲蓄及用錢之道,為自己的生活負責,而不至於將來畢業時,才恍然發覺自己負債數十萬元。如果父母只能負擔子女念到大學,想深造的子女也要學著自己打算,例如申請獎學金,先工作存錢來籌措學費。

提早準備 無後顧之憂

為孩子儲蓄教育費之前,家長應先自問:你準備負擔子女多少教育費?你願意讓孩子出國深造嗎?這筆教育基金包含研究所嗎?南山人壽教育訓練部副理林瑞欽認為,父母應該從子女年幼就開始規畫子女教育基金,以免龐大的教育費用,影響到整個家庭的財務收支。「如果在準備結婚時就開始籌措子女教育經費,不但可以承受較多的投資風險,也可以透過複利效果讓教育基金錢滾錢。」

林瑞欽指出,愈早規畫子女教育經費,愈能減輕壓力。教育經費的累積關鍵在於長線定時投資,累積效果需要十年以上才會彰顯出來。因此,很多年輕夫婦在孩子襁褓時期,便開始為子女的教育大計未雨綢繆。林瑞欽認為,投資型保單是適合準備子女教育基金的理財方法。投資型保單具有強迫儲蓄功能,也兼顧孩子的人身保障。透過投資型保單的定期定額投資特色,可分散一次進場的風險,達到長期累積教育基金的目的。

規畫子女教育基金有兩大特性,一是時間沒有彈性,小孩到十八歲就要念大學,無法提前或延後。其次是費用沒有彈性,學費不二價,而且年年上漲。投資型保單在保本的前提下,維持穩定獲利,讓父母有能力應付隨著物價上漲的學雜費,隨時可以提領部分現金,幫子女繳學費。

儲蓄險保單是籌措教育基金的另一種選擇。一般儲蓄險,包括子女教育年金保險及養老險等,繳款期滿二十年後,就開始定期給付保險金,或是一次領回,這時候子女已到達念大學的年紀,到期的保險金正好可以用來支付子女的學費。

家長也可以用保單借款來籌措學費,彈性因應短期的財務需求。目前國內各大保險公司的保單借款利率,整體水準上下限約在三%到七%。不過,並非所有險種都可以申貸,保單必須累積有價值準備金才可以借款,包括終身壽險、儲蓄險等。其他如健康險、防癌險、意外險等,由於大多沒有價值準備金,所以無法提供保單貸款服務。

資產分散配置以降低風險

富邦銀行業務副理陳信艙建議,子女教育金的配置,應該是定存、基金及保險,各占三分之一,尤其是定期定額買基金或購買子女教育年金保單,是最好的強迫儲蓄方法。陳信艙建議,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父母可以做不同的投資方式,利用分散投資減低風險,並且根據不同階段的需要來調整投資組合的風險。

如果孩子小於六歲,動用大筆投資基金的機會較小,未來可投資期間長達十五年以上,父母可選擇積極的投資工具,如區域中小型股票、新興市場股票以及高收益債券等積極的基金,每月三千元定期定額投資,並隨著收入增加而調整投資金額。積極的基金類型,報酬率高於其他工具,雖然短期波動大,但只要投資十年以上,風險即可攤平。

當子女成長到六至十二歲,父母經濟狀況可能較趨穩定,收入水準也逐漸上升,每月為兒女投資的金額可提高到五千至一萬元。同時,可以考慮把部分資金分配到收益型的工具,如定存、債券,以減輕風險。

當孩子步入青少年時期,五年後就會上大學,父母為兒女投資基金時,應著重穩健保值,可將一半以上資金放在保守的投資工具,如定存、債券基金、平衡基金等,讓先前投資獲利的成果能夠穩健成長。高學費趨勢似乎無法抵擋,父母惟有提早做好準備,子女也共同來打拚,未來才不會釀成「考得上念不起」的悲劇。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今周刊》506期)

理財 從記帳開始

理財 從記帳開始
【2006/09/04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 記者呂郁青/台北報導

社會新鮮人要怎樣才能夠規劃個人的財務?摩根富林明投信副總經理石恬華建議,第一步先記帳,雖然很老套,卻是最有用的方式。

透過記帳,每個人都能了解平時生活消費的項目,尤其剛出社會許多新鮮人都是第一次拿薪水,如果從這時候就開始記帳,最能讓自己清楚掌握每日的資金流向。

常有不少人就是記帳之後,才知道自己平時把錢都花在沒效率、或是不該花的地方,這對個人下一步的資金規劃、投資理財,都有相當大的幫助。

要是嫌自己記帳很麻煩,現在也有不少信用卡業者像中國信託商銀等,提供一整年食、衣、住、行、育、樂等分類的年度帳單,像是在銀行工作的小田(化名),每個月只有固定二、三千元的「小吃零用金」,其他什麼消費都刷卡,月帳單跟年度帳單就成為小田的記帳本。

小田覺得刷卡消費又有銀行幫忙記帳,還可以由銀行代墊近一個月的資金,但小田從不欠下循環信用利息,因為準時繳款將可以累積好信用,未來申請房貸、車貸利率也會較低。

石恬華認為,如果能夠從記帳開始,一出社會就對理財有所規劃,也等於提早規劃自己的人生,當然也就容易早一步累積財富,享受無憂的生活。

小錢投資術 新鮮人必備|

小錢投資術 新鮮人必備
【2006/09/04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 記者呂郁青/台北報導

月收入不到新台幣3萬元的新鮮人,要怎麼累積財富?投信投顧業者根據社會新鮮人試算三種理財致富投資術,只要每個月擠出3,000元至8,000元,就有機會在五年後,存下40萬元至80萬元,做為準備買房子的頭期款。

很多社會新鮮人常覺得收入都不夠花費,怎麼存得了錢,更何況投資理財。不過,其實,只要事先規劃資金用途,要存錢、投資,甚至為自己規劃保險,其實都綽綽有餘,即使是初踏入社會、月入28,000元,也能讓自己生活充裕無虞。

假設是一個月入28,000元的社會新鮮人,住在家裡省掉房租費和伙食費,比在外租屋的社會新鮮人要能有更充裕的資金使用,伙食費4,000元、零用錢4,000元、車費2,500元,還有1,500元可以買保險,剩下16,000元,用一半也就是8,000元定期定額投資,還有8,000元現金在手,支應平日生活的不時之需。

收入就算是在外租屋、台北工作的新鮮人,同樣是28,000元月,扣掉7,000元房租、7,000元伙食、4,000元零用、2,500元的車費外,也還能有7,500元的餘款。

在外租屋的新鮮人仍然可以硬擠出3,000元定期定額投資,1,000元透過信用卡購買保險還能有找,雖然僅剩3,500元的現金,但存下來,一年也有4萬多元的餘錢可供使用。

不要小看這硬擠出來的3,000元或8,000元,三年或五年之後,投資報酬率很驚人,就算是月收入不到3萬元的新鮮人,透過這樣理財,五年就有機會準備到一筆房子的頭期款。

依照過去三年、五年的各類型基金平均報酬率來試算,如果是每個月定期定額投資8,000元在投資歐洲基金與歐洲小型基金,三年下來可以累積到40萬元,但五年下來則可以累積約81萬元,相當驚人。

就算是每個月只定期定額投資3,000元在投資歐洲股票型,或是亞洲(除日本)基金,三年下來可以累積到14萬元,但五年下來則可以累積近30萬元,也可以買部汽車代步了。

投顧業者根據三種風險屬性的社會新鮮人,保守型、穩健型以及積極型搭配3,000元、5,000元,各三年、五年的投資建議表,新鮮人可以視自己不同個性,選擇適合的基金投資。中信銀財富管理部協理楊誠信建議,社會新鮮人是各年齡族群中,最能忍受風險的族群,除非個性真的不合適,否則建議可以投資波動較大,但獲利也較高的股票型基金,長期持有。